阅读的陪伴
——读《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惠济区实验小学纪元校区 毛李平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使我全方面了解了他多年的教育心得及理念。这本书是他多年教学经验的精华,这里面有他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如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
感动开始于序言—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而我想做一名最努力的老师。
回想自己刚从大学毕业时,也曾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并为之努力地奋斗着。可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从乡镇来到大城市,中学变成了小学,我遇到了从教多年来最大的困惑,自己原来的那套方法似乎全不灵了,课堂上刚讲完实验怎么操作,话音刚落,他们很自然的抛出一句:老师,这个实验怎么做?让人哭笑不得。不管我怎么努力,有些学生还是小动作不断,话语不停,我有时累得直叹气,很怀疑自已的价值和能力。
就在自己无计可施,束手无策的时候,我再次翻开了这本书,在书中得到了理解和共鸣。李老师很看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他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做更好的老师,因为他从不拿自已和那些教育专家比。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既然不知道怎么做,既然有困惑,那就读书吧,从书中寻找答案。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用心去处理每件事,力争每天都做得更好,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上次讲课时,李校长和杜主任多次指导,我很是感激。从每个环节到每句话以及每种课堂情况预设,李校长和杜主任都是很认真的对待。在一次次备课和磨课中,我也学会了考虑很多细节,也提高了自己作为科学老师的严谨意识。在上课前,我准备好了实验材料,每组还备好了毛巾。总之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做到了。那段时间,自己回家很晚,经常承包整个车厢的地铁。到家之后孩子早已入睡,当天的作业做错了我也没时间和他沟通,第二天又早早来到学校,满脑子都是上课的事情,就为了能呈现最好的一节课。但是最后,结果差强人意,那节课并不让人满意,自己很是难过。很少发朋友圈的我不免用文字安慰自己:虽然今天不尽人意,但我已拼尽全力,希望不要辜负努力。未来我不会放弃,因为我想成为一名最努力的老师。只管努力,无问西东。很多事情,你做了,未必会有结果,但是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没有。自己就像在做仰卧起坐,被挫折困难打败了却在下一刻咬咬牙又坐了起来,而一次次治愈自己的力量就来自那些正在阅读的教育书籍。
在自己努力和坚持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的琐碎和平淡,日复一日。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就是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会点点滴滴的小情怀。也正是在风一样的平淡中,轻轻地来,在点点滴滴中陪伴学生成长。而这本书也陪我度过了那段焦虑而又彷徨的时光。
慢慢的,感觉自己变得”很没出息”。不管多么辛苦,也不管多么无助,只要看到学生天真的笑脸,听他们奶声奶气的喊着:科学老师,我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课堂上看到他们一个个对知识渴盼的目光,我就很有成就感。他们惊奇的一个哇字,我会觉得是最好的赞美。
其实,我并不想成为最好的教师,我想做当下最好的自己。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李老师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人,我想向他学习。他淡薄名利,才思敏锐,文字功底十分深厚,这与他坚持每天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每天坚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坚持写教育日记是分不开的。自己做不到每天读那么读书,但我也会不断学习,继续努力,做当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