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发言的“该”与​“不该”

2022-07-04 21:51:11 

举手发言的“该”与“不该”

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使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能检测出教师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课堂发言积极,可成绩平平,一直不见起色;而有些同学沉默不语,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可成绩一直稳居前列。我们班的小豪和小格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小豪,个头较小的男孩儿,课堂上发言特别积极,在开学第一周,我还不大了解所有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我一度认为这是我们班男生中的一位佼佼者,对他也是宠爱有加,可在单元评价中确实让我“大跌眼镜”。小格,一个文静的女孩儿,课堂上总默不作声,如果不是在单元评价中拿下满分儿,我几乎一个学期都不会认识她。

小豪是课堂上积极活泼的一份子,很多个问题一旦抛出去,他就能高高地把手举起,并且回答的十有八九都是对的,得到鼓励,受到表扬的他更加异常突出。但后来我发现,他所包揽的问题都是一些比较浅层的基础知识,较为复杂一点的问题,有时也会举手发言,但都惨淡坐下,当别人说完之后我再让他重复一遍,他就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而她每节课都很安静的坐着,在我讲课、同学们回答问题时,总能看到她专注的神情,有时点名让她回答,她也能清晰的表述自己的思路,但从来不举手发言。

举手发言到底该不该?我觉得没有该与不该,而是除了鼓励还要正确的去引导、让积极发言的孩子都能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孩子。在认真的分析反思之后我觉得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明确举手发言的真正目的。它是为了帮孩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但有个别孩子是“为举手而举手”,“为出风头而举手”,这些孩子的回答只是停留在表面问题,回答问题之后,他们就会心猿意马,沉醉在自己的答案之中,听取不了其他同学的补充和老师的强调,面对他们,我们要多从正面去引导课下和他沟通,引导们正确的听课习惯,让他思考之后再举手,还要观察他在发言后的表现,多让他去培养独立思考、学会聆听的习惯。对于不爱举手发言的优秀他们,可能由于性格等方面的原因,要多关注听课时的神态,在课堂中也可以时不时的以点名的形式让他们“被动”的回答,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精心设置课堂问题问题。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针对后进生设置一些基础性、较为简单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参与课堂的机会。开放性、挑战性、有难度的问题,先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思考过之后再让他们进行全班的展示分享。在问题解答过程中,要多关注引导学生倾听的习惯。

第三,课堂评价要及时、具体。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结合问题,给予学生较为具体正面的评价。比如:一个不爱发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在举手发言过之后,我们要及时赞同、鼓励;对于学习程度不错的学生,在回答基础问题之后,可进一步的去追问,引发深层思考;对于不爱发言,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我们也可以采用“谁不懂谁举手”的策略,让不懂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让未举手的同学进行解答释疑。

举手发言不是为了热闹儿而热闹,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途径,明确举手发言的目的,因人而异的适时引导,让“举手发言”助力学生更快的成长!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举手发言的“该”与​“不该” 2022-07-04 21:51:11
语文教师如何落实双减政策 2022-07-04 22:38:30
做值得孩子信赖的父母 2022-07-04 23:53:21
报喜VS报忧 2022-07-04 23:37:33
“计算”知多少 2022-07-04 23:18:43
讲“小故事”悟“大道理” 2022-07-04 23:02:24
孩子们的快乐源泉 2022-07-04 23:22:33
关于我“押中”中考英语阅读这件事 2022-07-04 23:19:11
让学生承担自然后果 2022-07-08 23:37:44
慢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2022-07-08 23: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