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值得孩子信赖的父母 二七一幼/温雅菲
假期中有一个家长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为什么孩子在学校时候老师说什么都会听,回到家家长说什么孩子却不好好照做呢?”听到这个问题,我详细的问了在家有哪些常发生的事例,家长讲比如孩子正在看动画片,家长叫孩子吃饭说吃完饭在看;孩子去商场看中一个奥特曼的玩具非要买,家长认为家里有很多了,说家里很多了下次过来在买。两件事情同样的结果,不管家长怎么说孩子都是哭闹不同意,弄的家长很是头疼。与家长聊的过程中得知这样说就是为了让孩子先去按自己说的做,后面也没有在意过对孩子的承诺,各种理由就搪塞过去了。从这件事情中引出今天我想要分享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做值得信赖的人。 有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越长大越难管教,特别执拗,那就要反思是不是很多时候去随口的去哄骗孩子答应孩子呢,造成孩子越来越对父母的不信任。父母要从根本上去改变,要取得还得信任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如果不去兑现,孩子会觉得及时满足,才是实实在在的,面对玩具他们会一直去玩,你去拿,他们就会哭,因为孩子不信任你...下面有三条对父母的建议: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随口答应孩子的事也要兑现;没能完成的承诺也要及时解释。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承诺对于孩子充满了希望,一旦父母长期对孩子失信,孩子会陷入无助和绝望之中,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自己的全世界,爸爸妈妈说过的话孩子都会当作真理一样去相信,尤其是爸爸妈妈的承诺孩子总是充满期待。但父母随意的承诺不去兑现,大人会觉得不经意间的承诺没有什么,过会小孩就忘了。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长期的“空头支票”让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失望,父母的权威性也会慢慢下降。有调查研究了《孩子最不满意家长的12中行为》中“说话不算数以43.6%位居第一。社会学家扎克也曾说过: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赖的人。 父母的承诺也是与孩子的自控力培养成正比关系的,在20世纪六十年代斯坦福一位心理学家进行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把几百名四岁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里,桌子上放着一颗棉花糖并告诉孩子我有事先离开一会,等我回来在吃棉花糖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有的孩子立刻就吃了,有的坚持了三五分钟,有的坚持了十几分钟,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坚持没有吃。十四年后这批孩子进入了高中,研究人员再调查发现,当年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孩子生活学习上都不尽人意,而一直坚持的孩子表现优异,后来事业上也都比较成功。这些孩子的自控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与孩子父母对孩子是否信守承诺有着很大的关系,让孩子树立自律的意识,前提条件就是对父母产生信任。孩子有良好的自控力,心灵也会更加自由,大人言传身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也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做一名信守承诺的父母,学会帮助孩子建立人际交往最基本的那份信任和自信,培养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自控制能力。你就能看到一个敬你、爱你、信任你的孩子,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也会因为自律性强而更加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