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师如何落实双减政策 二七区四季路第二小学 李春丽 “双减”政策之下,我们语文老师应尽可能调整自己教学模式,抓住课堂,从课堂效率入手,积极思考语文作业的布置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全面立足课堂,提高教学实效,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减负”、“增效”的主阵地。以生为本,注重知识的现场生成才是好的课堂。尤其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锤炼教学语言,努力做到讲精、讲准。要把“双减”真正落在实处,用心对待每一节课是关键。 1、备课时应多思考,多研究,多探索。 教师对每一节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都要精心设计,备课时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选择最能体现教学目标、重、难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篇或段教学,这样オ能赢得更多的课堂时间,我们就可以把那些需要反复强化训练的知识点、能力点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如修辞方法的掌握,语法知识的练习,作文写法及人物形象的赏析等,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适量的穿插。这样就能从容地安排能展现语文魅力、激发语文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做到语文的充分学习和训练,课外就不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补救补充了。 2、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的辩证一,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 3、了解学生的差异和特点。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的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理解水平,然后オ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组织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且做到动而不乱。上课要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二、加强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认真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并不是简单的少留作业。要将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实际情况相结合,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坚决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1.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要减负,就必须让孩子从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就要求教师要精选习题,精心琢磨,作业要适量,难易度要适当。提高作业设计的含金量,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作业”、“自主作业”,设计“作业超市”或“作业套餐”,供学生选择。推行“计时”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明中等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此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效率。 2.有效指导课堂作业 为了真正地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同时为了真正地双减,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 3.用心批改反馈作业 教师的批改一定要做到及时,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 落实“双减”虽然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减的同时是在提质,回归到学校的责任就是育人,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是要立足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课堂增效,切实落实双减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