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别人提建议

2021-12-09 08:25:20 

        建议信一直是我们英语写作的“必刷题”,每次在写作课上,我都能侃侃而谈,告诉学生提建议的三部曲:先陈述写信目的,表达对提问者感受的理解和同情,然后是提出具体建议,最后是表达美好祝愿,可是我们在生活中,却并不总是这样做,有时候甚至会发生误解。

        前两天,是我们英语组的王老师在智慧教室上公开课。她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最敬佩的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年级副主任,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一流。很多我自以为搞不定的学生,在她的管理下都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我想这就是人格魅力吧,顺便说一下,她比我还小三岁,真正的年轻有为,我打心底里佩服。她的这节公开课,准备的相当充分,学生配合的也特别好,从一开始的学生演讲到最后的学生辩论,都可以说是亮点频出,精彩非常。只是她的这堂课容量有点大,下课铃响起时,课程还没有结束,拖堂了几分钟。

        课程结束后是点评环节,她站在教室前,面带微笑,神采飞扬,虽然是一名孕妇,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她的发挥和表达。备课组长李老师上来就称赞她精神可嘉,我们也一起点头称赞。因为是大课间,班主任们要去看课间操,教研组长吉老师便让我们快点提意见,发表观点。可能是被外面操场上动感十足的音乐所影响,大家的语速都开始加快,节奏也紧张起来。吴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紧接着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我们都忘记了例举王老师上课的优点:因为优点太多了,太显而易见了啊!这么好的课,大家有目共睹啊!我觉得既然是好朋友,那我一定要把我知道的所有关于这节课的问题都告诉她,让她好好改进,下次就可以直接录课了。在我们七嘴八舌的建议中,评论会就这么急匆匆地结束了。当我回家的时候,在校门口遇到了王老师,她和我分享了她听到我们建议时的感受,我这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一般。我原先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我们提出了那么多“有用的建议”一定会让王老师感激感谢,而事实上她的感受是并不是:有点儿失望和委屈,有点儿难过和沮丧……我们都忘记了她为了这节课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她的准备那么充分,这背后一定是她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查资料,反复推敲和打磨的结果啊。而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以为是的认为人家只是想听我们的建议,并且觉得自己的建议一定能让人进步!

        我想起了王老师每次听完我的课,她总是先笑咪咪的夸赞我的课上的优点和亮点,然后再温柔地提出改进方案,总能让我有如沐春风之感,而我当时怎么就那么一副“老师”派,在那里指指点点,连这最重要的情感沟通都忘记了?我就那么吝惜自己的赞美吗?我想起我每次看女儿的作业时好像也是这样,眼睛先盯着问题,以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像侦探一样查出问题的关键然后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才是对女儿最大的帮助。殊不知女儿当时的心情也应该是这般低落和沮丧吧:辛辛苦苦写完作业,一句赞美还没听到,满耳已经是“意见”了。

        我想起《高绩效教练》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当你想给别人提建议时,一定要先请求对方的许可,并且要先肯定对方做的好的地方。“我能提个建议吗?”这句话看似很客套,但它却真正体现你对对方的尊重。不论你觉得自己的建议有多么棒,请在开口前先询问一下对方想不想听你的建议?否则你自己认为的有用建议很可能就被别人当成意见了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如何给别人提建议 2021-12-09 08:25:20
“双减”下的几点思考 2021-12-09 08:56:18
评课不容易,但不能随意 2021-12-09 10:21:55
双减之下,探索孩子学习的秘密 2021-12-09 12:17:44
“双减”环境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 2021-12-09 16:23:57
以书为镜 正己正心 2021-12-09 16:52:37
闭环落实 促课堂实效 2021-12-09 14:21:49
“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和精准作业设计的改变 2021-12-09 14:40:17
新教材先讲遗传规律,再讲减数分裂的感悟 2021-12-09 15:31:34
“双减”是提质 2021-12-08 18: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