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笃行成长
惠济六中 苏静
“双减”指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并不代表没有负担,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也并不代表没有作业。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依据政策,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学业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减负”。
为此,我认真反思前期工作,制定了“双减”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1.充分研究教材、课标、教法、学情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坚持做好做实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前,同年级组老师每人精心备出两节课的教案、课件、作业设计。由主备人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组内交流研讨修改,形成每节课的精品稿。随后,每位老师再依据本班的具体学情作修改,形成自己班级专用教学设计。同时,随时随地和同组老师探讨课堂教学,交流课后教学反思,及时修整教学进度、方式等。
2.坚持“学为中心”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坚持“学为中心”,设计符合学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3.精选作业试题,设计多形式、多层次的作业。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必定是我做过的,精选过的。依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设置基础题和拓展题。每两周给小组布置一次活动作业。比如画思维导读、搜集与某一章相关的数学故事并进行分享。
4.课堂作业完成以限时小练习的形式开展。老师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班级内进行限时练习,完成后即刻上交。一方面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
5.作业批改保证及时、认真、规范,做到“练必收、收必批、错必纠”。及时、规范的批改作业,对共性问题做好记录,及时指导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记录好优秀作业的学生名单,给这部分同学布置帮助同学的任务;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名单,进行精确的课后作业辅导。
6.建立课后签到薄,做好学困生的辅导。依据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列出学困生名单,建立课后签到薄,要求他们每天找老师问一道问题。循序渐进的解决每天的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逐渐进步。
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开学伊始,就在班级里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设置小组积分制。从学习、卫生、纪律、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量化积分。特别注重主题班会的召开。开学第二周,及时召开“立班规”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制定班级班规;重阳节时组织学生自主开展了“颂重阳 知晓重阳”的经典朗读比赛,学生自己选取主持人、评委,小组内选取朗诵诗词;随后又相继开展了“班干部竞选”、“写给三年后的自己”、“感恩遇见”、“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等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主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敞开心扉,敢表达且有地方表达,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放松身心,以便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让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