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生做在其中,得在其中,乐在其中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体验、理解、反思的过程,强调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去操作、去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有一项研究表明人学习如果仅靠听、看只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可达到90%以上。数学道理和生活道理是相通的,在学习数学时,很多经历可以帮助学生明白数学的道理,同时将经历提升为经验。 我的课堂场景:教找规律这一课时,首先我先自己做了一组动作,反复做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再自己去试着做一做,孩子们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个兴奋雀跃的样子历历在目,于是再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展示联欢晚会情境图并伴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每个孩子都高高的举起来小手,有些孩子迫不及待的抢先说出了答案,孩子在刚开始只能描述一下它们的排列规律,黄红黄红黄红……蓝蓝紫紫蓝蓝紫紫……男女男女男女……学生们都知道这些都是有规律的,于是在学生的发现下我在给予点拨归纳,它们是以()为一组重复排列,刚开始学生说不好但渐渐地学生都能规范的说出来。 掌握了新知识,我开始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哪个孩子能上讲台自己创造规律,孩子们一张张疑惑的表情,但当一个孩子上台示范之后班上立马沸腾起来,“老师我想上去”、“老师老师”。我看到孩子们活跃的状态也让我更加有充满着激情,于是我让展示的孩子做完全班跟着做,最后再去说一说这组的规律。 这节课首先我的目标明确,让学生明白要干什么,思考什么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去活动不断的通过活动引入对数学本质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效的去引导孩子,使学生审视自己的操作过程,然后再对过程进行一个归纳,最后对知识进行整理提升。让学生动起来,自然的就会让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并热情高涨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那这种热情也正是学生思考的动力,是其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 课堂缺少了热情犹如让学生吃一道没有放盐的菜,食之无味,食欲无全,更谈不上思维的参与,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所以主动地让学生去投入活动中才能做在其中、乐在其中、得在其中,活动操作的价值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