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对数学课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2022-07-09 19:12:25 

教对数学课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简案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国语小学 胡子雨


在数学教学中计算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算法、算理和算律,分别对应了学生计算水平的三个层次:计算结果正确、讲清算理和用适当的方法简算。

四则运算作为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整数的四则运算,帮助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总结和概括,为往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同时还要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外,还要渗透相应的优化的思想。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作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化对于四则运算的理解,也是对于学生计算水平的进行提升,要让学生在计算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整数四则运算的算律,通过观察与归纳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也是为了后续学习相关的计算做好准备。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相比于加、减法来说,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更加抽象,不易理解,同时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的本质,在之前的学习中少有涉及,因此将本课时作为单元重点的课时进行设计。

导入:出示主题图。大家观察这幅图,猜一猜我们今天要解决什么问题?没错就是要算一共有几枝花。那你是怎么做的?明明是要把这些花合在一起的计算,为什么用的是乘法,而不是加法?

通过这部分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复习乘法的含义,就是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由于学生对于乘法的学习,具有较好的基础,因此乘法的内容不作为重点,可以适当与上册学习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联系,就能够将乘法的概念从是什么?怎么计算?有什么用?三个层次梳理清楚。重点放在后续的除法上。

同学们,我们看看这个图,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12枝花,每瓶3枝,可以放几瓶?有12枝花,平均装在4个瓶中,每瓶几枝?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我们用除法进行计算,那么什么是除法?

结合情境,列出算式,通过算式,尤其是与乘法算式相关联,明确出发的本质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除法的方法和计算乘法的方法也是相似的,都需要用到乘法口诀。而表示平均分、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包括相同减数减法的简便表示,回答的都是“除法有什么用?”

当我们知道一共有多少,除以加数就可以知道加数有几个;除以有几个加数,就可以知道加数是几。所以乘除法可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最后,通过学生本节课的感受,总结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乘除法建立正确的认知。

【乘法分配律】

第三单元学习了五个运算定律,其中分配律是最特殊的一个,同时也是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高级运算对低级运算的分配律。同时,在运算律的学习过程中,都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以简化计算为目的进行算律的应用。

导入:直接给出能够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进行计算。能够利用算律简算的就简算,不能利用算律进行简算的就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常计算,而后再进行比较和展示。

老师看到已经有一部分同学算完了,没算完的同学还差多少?诶,为什么大家计算的用时差这么多?让我们来请已经算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在学生计算的时候,通过计算的用时,就已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算律的价值,而后让学生进行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追问:为什么要先加?不加括号可以吗?加上括号先算有什么意义?凑整有什么用?(非常关键的问题)怎么去理解?……

通过学生的讲解,落到6×7+4×7就是求67+47,结果就是107。这样详细且准确的解释上。而后出现第二组能够通过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的题目,借由刚才的学习经验,直接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的方法,小组进行交流,保证学生全体参与并掌握乘法对加减法的分配律。

同学们,我们已经做了两组练习,你们发现了什么窍门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这么简算?

通过学生自己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是混合运算。2.都有两个乘号。3.有重复的数字。4.不重复的数字可以凑整。而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尝试用字母去表示乘法的分配律。

最后是本课中的关键,即从反方向使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刚才学会了把不重复的数字放在括号里,那么你会不会把括号里的数字取出来呢?之后给出两个算式:(15+35)×14和(37-27)×34我们来试试这两个计算?为什么有同学做的比较慢啊?对!第一个算式是利用分配律更简单还是直接算更简单?让学生先将转化的步骤写出来,再对比是否有必要,感受运算定律的意义是化简计算,对于本身就是简便计算的算式,不要强行使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教对数学课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2022-07-09 19:12:25
我眼中的核心素养 2022-07-09 19:16:07
我们为什么要写博 2022-07-09 19:29:58
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王新平 2022-07-09 20:47:36
创设有趣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022-07-09 20:51:58
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2022-07-09 20:55:20
当遇到“新教材”,何处寻得教学资源? 2022-07-09 20:53:56
教会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2022-07-09 21:01:57
用好课前十分钟,为学生打好计算基础 2022-07-09 21:22:59
丰富多彩的植物角 2022-07-09 21: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