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写博 我之前写了一篇《和青年教师聊写作》的文章。那篇文章来自青年教师课题会议上的一点建议,因受会议时长影响,不想影响本就比较忙的老师们早点放学,所以,未能完整表达自己的建议。想借助此平台,谈一谈我由衷想法。 这两年,我一直负责学校教师参加博客大赛的相关事宜。为鼓励、督促新老教师参加写作,学校为此还制定了几条相对简单易懂的规定(我负责起草,领导负责拍板定局)。本月初,区信息中心反馈各个学校教师和学生参加大赛的一些情况,简单浏览了一下我校教师参赛情况,结果让我有点吃惊。 先说说学校制定老师写博的数据规定:40岁以下老师必须参加!40岁以上老师自愿参加。具体要求是:6月份发表一篇文章(考虑老师紧张的期末复习工作量和压力);7、8月份每人次发表4篇文章(暑假期间,时间宽松些);9月份2篇(开学后,工作会忙一些)。当然,还有缺1篇扣0.25分、每得精华加1分的规定,之所以有加分和减分,因为想多鼓励老师多出精品。 我想着应该相对较容易能完成的任务,目前结果并不乐观。 我本认为,还未结婚的小青年儿,暑期时间应该比较宽松。即便外出散心,也会有一些关于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吧。对于刚出大学校园的他们,完成一篇游记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另外,把工作中积攒的一些感触特别深的教育故事写出来,稍微完善一下,完成任务的难度不算太大吧! 对于三四十的女老师来说,因放假在家,老人、孩子、家务缠身,假期生活应该比学校工作更“精彩”,没多余的时间、精力写作或许在情理之中。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也经历过那个鸡飞狗跳的阶段! 练习打球的时候,老师一直让我把向上提拉球拍的动作做完整。因为对于这个动作,我一直没做到位,即便多个老师多次提醒,我依然改善不大。因为心里一直认为,我已经把球打出去了,而且球还上案了,并没有失败,他们为什么一直盯着这个虽未做完整但效果不错的动作不放呢?所以,在动作的改正方面,我心口不一:嘴上说要改,但没任何行动。 今天早上,老师的一句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因为没有提拉的动作,所以打出去的球没有弧度,而是直线出去。对于对手来说,这样的球既没有杀伤力,更容易给对方造成进攻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因为动作不规范(不完整),直接影响今后难度更大动作的学习和发挥。 虽术业有专攻,但今天早上师傅的一句话,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打球动作不能改正一事,好像突然有点醍醐灌顶,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某一件事成功与否,与本件事有直接关系这是必然的。但因为这件事是否能做到更好,或许后期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和影响。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它带来的后果未必那么简单。 所以,至于为什么学校要求老师要写博,仅仅是要完成上级下派的任务?当然,这可能这只是布置此项工作的其中的一小部分因素,更多的还是希望年轻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坚持深入思考自己工作中的得与失,在读同行关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方面实例文章的时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让自己少走弯路,也让自己深入思考、反思、总结本人工作中的得与失,这样可以加快自身成长速度。 况且,博赛写作时期主要集中的暑假,这是老师调整、改善工作思路的最佳时间。老师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回顾、反思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来年工作积累经验和教训,也没有过多增加老师们的工作负担。与其他学校每周两三篇文章的任务相比,任务还是相对较轻的。 (题外话:当然,用考核制度鞭策和鼓励老师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这件事儿好像也拿不到桌面上!但,如果很多老师能自愿做有利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事情,那是领导们愿意看到的最好的场面。) 写到这里,一个场景又出现在我眼前:暑期正式放假之前,青年教师成长记录手册中,每人要求放一篇教学案例。我看到好几位或者教师手忙脚乱准备,或是上交内容文不对题。对于上岗不久的新手来说,教学案例是常见的,也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和总结的,一个学期一篇教学案例,应该信手拈来的,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场景啊! 好像有些跑题了。 我们为什么要写博?或者我们为什么要写教育故事、教学札记、案例分析、班级故事……就是让我们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发现教育的契机和自己工作中的得与失。 我们是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搬运工,在与初中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简单有效?如何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如何有效与“软硬不吃”的学生进行沟通,改善他们为人处世、学习的态度…… 我们不仅仅要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还要深入思考产生问题的背后因素。静下来梳理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收获。 那为什么非要写呢?这又归结到上一篇文章上面去了。我们之所以要写,是因为在写的过程中,我们能进行更深入思考,更深入思考能带给我们更好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在写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办法和思路会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贴近学生内心,也就越有效。当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读书、读博文或许能给我们提供帮助。自己的教学、班级管理理念和办法也会越来越好,无论对工作还是个人成长,这都是一个良性循环。 动手写一写吧,你一定会停不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