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我,如何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 中心幼儿园闫保贤 闫老师:“孩子们,今天是周五,又到了一起阅读绘本的时刻。闫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只小动物的影子,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上。一起去看一看是谁,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涵涵:这是一只狐狸和兔子。 一诺:一只狐狸饿了,在追赶着兔子。想要吃掉它。 超超:我觉得是狐狸和兔子没错,可是他俩看起来很开心的在海里? 闫老师:“孩子你们解读的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很好。发现了这么多闫老师都没发现的细节,证明你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接着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吧。”(出示第三张图片) 涵涵:“果然是兔子和狐狸。” 轩轩:“狐狸在追着兔子跑,想要抓住兔子。兔子为了逃跑,准备跑到桥上。” 宇哲高高的举着手:“我看着那个桥很不结实,木板都掉进了河里。” 闫老师:“不错,我看天气预报说。森林里下了好久的雨。。” 又又:“那就是被大雨给冲掉了。这么不牢固的桥,小兔子能过,狐狸太重,肯定就会掉进河里。这样兔子就能获救了。” 闫老师:“那我们接着看。到底狐狸有没有抓住兔子,兔子有没有自救成功。”(孩子们在紧张的气氛中,聚精会神的等待解读下页。他们有的希望兔子可以逃跑成功,而有的小朋友想要狐狸抓捕成功。) 悦心:“不好,稳固桥板的石头掉落了。” (孩子们都被悦心的一句话给提醒了。关注点转移到了支撑两边桥的石头上。) 诺诺:“看,他们一上桥,石头掉了,桥还歪了。不平了。” 烁烁:“这个桥好像跷跷板。” 佳伟:“因为狐狸重,所以它那边往下一点。兔子轻就往高一点。” 诺言似乎发现了新的事情,喊着:“老师老师我我我。我觉得狐狸得不能动了,兔子往右跑一点。桥就会平衡。不然都会掉进河里。” 宇哲:“不行,狐狸肯定要跑,他要吃兔子。肯定会跑过去吃兔子。我觉得兔子可以跑快一点,冲过去把狐狸自己丢在桥上。” 宝贝:“我觉得他俩都不能跑了。再跑都会失去生命。闫老师过,安全第一,生命第一。得有命,才能做其他事。” 闫老师:“给宝贝点掌声。说的太对了。生命第一。就算是敌人,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为了活下去,也可以先当朋友。” 孩子们陷入了沉寂,教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似乎他们在想这个问题。 欢欢说:“那他们俩就不能跑。要想办法平衡。为了活下去,他们得平衡。” 终于,不负众望。狐狸和兔子在几番挣扎中,找到了平衡,狐狸不在追,兔子不在跑。他们俩在平衡中,从白天到黑夜,等待救助。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他们的“路途”也并未一帆风顺,在等待救助的时候,上天还给了他们额外的“奖励”。但是他们俩在新的困难中,坚持着3自己的生命。最终。。。。。。 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的在讨论着。 绘本,魔力十足。整节活动下来,老师们会发现,我几乎没有说几句话,都是孩子们自己讲下来的。或许有些地方和故事并不一致,或许没有按照书上写的话一句一句的复述,但孩子们讲了,把重点表述了出来,并在活动中成长了。他们从开始就发现了细节性的内容、说出了狐狸和兔子的敌对关系、观察了出平衡、在情感上又体会到了兔子和狐狸经过相处角色上的变化:从敌人变成了朋友等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我觉得就很成功。在这样的读绘本中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允许孩子们有一千种解读。 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怎么去上绘本课,其实绘本最好进行。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大胆自由表达。老师,给与实时的引导就可以。在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的教育机智,灵活的应对,但是一定要记住:少说话,让孩子自己去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