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再来看“商是几位数”

2022-07-09 19:06:03 

单元视角再来看“商是几位数”

——数与代数部分反思5(《集邮》)

本节课学习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例:285÷5),并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看到目标一,我突然觉得似曾相识,这不是跟前几天《商是几位数》的学习目标差不多吗?一字之差,那节课判断的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我在那节课深刻反思了学生为什么期末考试做不对的问题,看来为时过早了。因为那节课的例题中被除数的最高位都是大于或者等于除数的呀,商只能是三位数。那节课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三位数。而想通过那节课来实现“判断商是几位数”的单元学习目标显然时机不成熟,例子不全面,怎么能够下结论呢?直到这节课才出现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情况。(图1是《商是几位数》例题,图2是《集邮》中练一练习题)

图1:

图2:

《商是几位数》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时,中间隔了两个课时和练习一(也就是四个课时),才学习这节课,而且教参中给的副标题是“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显然,我在教授时的重点再次被显性目标所吸引,重点解决的是算法和验算问题,而忽略了这两个离得较远的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遗忘”是学习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像这种相近知识之间的干扰问题,很容易形成前摄抑制或者倒摄抑制的现象。想起来我们在教研的时候讨论说,这一单元就是探讨除法的竖式计算和验算,就是分了不同种情况分课时了而已,显然我们这样归结知识是不够准确、也不够严谨的。直到我写到这一课的反思时候才意识到两节课的内在联系,如果学习这节课之后再呈现几道例题,然后抛出问题:请你估一估,下面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呢?这时,再让学生总结规律,应该就会总结的比较全面了。我们会再次发现: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关系决定了商是几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商就是三位数;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拓展四位数、五位数等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位数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判断,加深规律的认识。

通过这两个课时的对比,我再次思考我们的备课,虽然也在尝试着单元视角下进行备课,但是我们是否深入的了解到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呢?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相邻课时之间的联系,却很难看到前后几个课时的联系,而且这种隐形的联系是需要老师自己用心才会发现的。一般我们只会关注到显性目标,显性目标固然是首位的,但尽信书不如无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应用意识往往是通过这些细微的联系逐渐建立起来的。

等这册书的反思结束,我就要开始新学期的备课了,带着这些反思和经验,深入下学期的备课中,我想,新学期的课遗憾或许会少许多吧。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单元视角再来看“商是几位数” 2022-07-09 19:06:03
薪火相传 砥砺前行 ——感谢有你,我的好师傅 2022-07-09 18:58:49
教对数学课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2022-07-09 19:12:25
我眼中的核心素养 2022-07-09 19:16:07
我们为什么要写博 2022-07-09 19:29:58
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王新平 2022-07-09 20:47:36
创设有趣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022-07-09 20:51:58
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2022-07-09 20:55:20
当遇到“新教材”,何处寻得教学资源? 2022-07-09 20:53:56
教会孩子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2022-07-09 21: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