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程解读》学习感悟

2022-07-08 10:54:35 

《义务教育新课程解读》学习感悟

郑州市二七区西胡垌小学 曲文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目的就是想得到的美丽、课程标准是看得到的风景、教学目标就是走得到的景点。人是需要一步一步“树”起来的。

学习崔博士关于《义务教育新课程解读》的讲座,该讲座分为四个部分:课程修订依据、课程方案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四大亮点、新教学与新评价的建构。此次的课程标准有四大突破——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内容结构化、育人方式。

突破之一:课程核心素养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突破之二:学业质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则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突破之三:课程内容结构化

对课程内容的传统理解两种: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都在倡导结构化,结果都不理想。现在需要寻找第三条路——作为课程内容的学习经验及其结构化

泰勒说,学习经验既不是一门课程所要传授的内容,也不是教师展开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 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经验结构化有两条路径三种策略两条路径是指横向结构化与纵向结构化。

三种策略包括横向结构化,组织者是真实活动,如跨学科主题学习、科学课程中的“水火箭”的制作等;纵向结构化-自下而上,组织者是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多空格)如小学数学,从先整数后学小数、分数;纵向结构化-自上而下,组织者是已学过的学科基本概念与原理,如先学“能的形式”再学什么(再学什么?)。

突破之四:学科实践

此次提出的学科实践,就是学习“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即在教学情境中,运用某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 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如语文实践、数学实践、创意实践等。

反观自己,要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把课标和教科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义务教育新课程解读》学习感悟 2022-07-08 10:54:35
在生命中起舞 2022-07-08 10:56:05
牢记嘱托,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22-07-08 12:10:52
有,为“道”显 2022-07-08 11:31:03
旷世知音 2022-07-08 10:55:40
《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2022-07-08 15:12:33
园长需要反思 2022-07-09 15:27:50
《凤凰琴》观后感--坚守 2022-07-08 15:16:50
教学中学会“敏感和机智”地与孩子相处 2022-07-08 14:26:20
新课程助力师生共成长 ——新课程解读学习感悟 2022-07-08 14: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