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学会“敏感和机智”地与孩子相处
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书中提到:一个老师能否在学校、在学生中站住脚,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最终取决于他的文化。但是,读书多,获得的知识多,知道的事情多,懂得的道理多,还不等于有文化。简单地说,有文化就是要“学以致用”。
读书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并影响着、规范着我的言行。但此刻不分享读书,分享我的一位老师的人品、才华和智慧。
他是一位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他的名字叫做王金生——一名数学老师。初次与老师见面,我本以为自己的幸福学习生涯要结束了,没想到却是起点。他不言苟笑,个子矮小,身材偏瘦。
我与他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他不曾对我说过一句关爱的话语,但眼神与行动总能让我感受到关爱。课上跑神开小差,我想是每个同学的通病吧!我也不例外,但总能被及时的提醒,叫我站起来回答问题,让我去讲台前写板书,刚开始我甚至会觉得有些烦,老师干嘛死盯着我?专门找我麻烦呢?后来,我渐渐地迷上了数学课,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甚至课前提前预习,生怕在被无准备的提问,回答不上来而丢脸。我态度的转变和行为上的变化也换来了幸福和开心,由于我怕被他提问,每次做题的时候我都要每道题都认真去做,不会的话,就想办法私下弄会,他布置的作业我也认真完成。后来,数学测试,我的成绩名列前茅,满分儿120分儿的话我都至少115分左右,这个成绩对我来说还真是不敢想象。后来有一次我还考了个满分儿,这真是让我开心到飞起的事儿。
每位老师有自己的方法与智慧,但无论如何,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关爱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我的老师对我的关爱,这三年的初中时光让我改变了很多,在外面玩儿,溜冰呀,喜欢玩电脑呀,这些东西都不在吸引我了。一心扑到学习上,最重要的是这位老师在我的心目中从没有大声的斥责学生,没有当面的谩骂学生,更没有体罚学生,所以即使他们脸上没有笑容,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对我们的爱。
我与老师的故事平平淡淡,没有泪水,没有欢笑,没有拥抱,但是他却给了我一颗心,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只有拥有过的人才懂,我时刻谨记,我曾是一名幸运的学生,我的学生也将会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