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需要反思

2022-07-09 15:27:50 
  园长需要反思
      园长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园长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反思,是指行为主体“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园长在管理活动中的反思,可以理解为园长对自身、对幼儿园管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潜在的管理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回顾和再认识。
     自古以来,优秀领导都有反思的习惯。如今,园长要做好幼教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让反思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园长之所以需要反思,是因为园长工作属于高度专业性的工作。所谓专业性工作,是说这种工作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需要较高的素养,需要从业者受过专门的训练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才能胜任。专业性工作与普通工作的区别在于:普通工作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上岗,而专业性工作需要受过专门的教育、具备了专业素养后才能胜任。
      园长的工作就是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因为它是对幼教事业的管理。幼教事业是有规律的,把握这种规律,园长需要学习系统的学前教育知识。幼教工作需要从教者对幼儿有爱心,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另外,幼儿园管理本身也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把握了这种规律和特点,才能管理好一所幼儿园。因此,并非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园长的工作。一个园长在管理幼儿园之前,必须首先做好专业素养方面的准备,成为专业人员。
专业工作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不断的反思式学习,保持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反思是园长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求,是园长教育管理智慧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园长的成长,因为园长也是教师。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园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日常工作一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捕捉问题一反思实践的过程。每位园长都具备一定的知识,拥有一些管理工作的经历;但这种经历不会自发地转化成个人成长的宝贵资源。对于有些园长来说,他们有过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遗憾,有过一些工作的灵感;但疏于反思与总结“智慧的火花”也转瞬即逝。
      因此,反思是一个人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手段。没有反思,过去的经历就难以构成对今天和未来有用的经验,过去对今天和未来就没有丝毫意义!《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感叹人人都有饮食的经历,可是很少有人懂得自己吃过的东西的真正味道,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一口吃完了,连个咀嚼回味的过程都没有,人参果什么味道呢?不知道!吃了等于白吃!所以,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经历的。”
       一个园长或许工作了20年,但是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而对于勤于思考的园长来讲,善于记录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反思,他的管理故事就会成为其个人发展的宝贵资源。事实上,每位园长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管理行为通过反思进行研究、改造。利用反思这一中介,园长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同时自己的教育智慧、道德水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人格素质和工作效能都能得以提升。
      在领导行为中,领导者自己才是责任主体。主体有了问题,不能责怪客体;而客体有了问题,从领导行为本身分析,也是领导主体的引导、教育工作没做好,所以,领导者仍应反思自己的责任,比如指令不明,没有把下属放对位置;威信不够,没有让下属信服自己以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下属管理力度、教育力度不够。
所以,中国古代领导哲学特别强调领导工作出了问题,领导者首先要反思自己的责任,要求领导者必须是严以自律的表率,做好自我意识管理工作,培养自己作为领导者的专业人格。
      佛家讲自性即佛,强调反思必须从自己这个原点出发,非常耐人寻味。佛家故事说,佛祖出生,第一句话是“天上地下,唯吾独尊。”这句话的象征意义是——世界上只有一个救世主,就是自己!一个人不相信自己,不依赖自己,没人能救他。佛祖圆寂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相信自己,切勿求诸他人。”佛祖这种思想与孔子、孟子思想非常相似,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依靠自己,小人依靠别人。孟子进一步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事情没做好,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可见,儒家认为,责任内求还是外求是界定人成熟与否的分野。这自示我们,成熟的园长事情没做好,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就能找到原因,改正桥误,提高自己;而不成熟的园长,事情没做好,一股脑儿把责任排到别人身上,可是他忘了推卸一次责任,就等于放弃了一次从自己身上找国原因、改正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机会。放弃了无数次这样的机会,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只会推卸责任、只会发牢骚、只会怨天尤人的平庸人物。
      因此,回到自己这个原点思考问题很重要,不管别人怎样,关键是忠实于自己的责任,反思自己是否做法不当。比如,作为园长,当工作忙不过来时,反思自己是不是做了不该做的事;当园里事事等自己表态时,反思自己是不是喜欢一个人说了算;当职工有话不愿意说时,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了不好的作风;当职工多报喜少报忧时,反思自己是不是少了应有的威信。
      反思实际上是一种对照,把工作状况与公理标准对照,就发现了偏差,然后纠正偏差,让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转。如果园长没有反思的习惯,可能只有行动,而没有效率;或者只有效率,而没有效果。所以,园长不仅要监控教职工工作的正确性,更要时刻监控自己领导工作的正确性,这样就会有反思的能力。如果没有反思,辛辛苦苦的工作也会成为盲目的重复劳动,甚至会因为偏离目标方向而南辕北辙。所以,园长的领导工作要抓两头,一头是生产实践,一头是理论学习。园长应引导大家学会互相对照,自己纠正自己的偏差。
      反思的手段很多,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一种手段是写反思日记或管理随笔。园长撰写反思日记或教育管理随笔的目的,是使自己对一天的管理行为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提高教育管理行为的自觉性。要提高管理水平,园长应养成每天写随笔或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反思日记,可以使园长记录每天管理活动中重要事件的过程和结果,成为自己再省思、锻炼思维能力的最好素材;也可以成为日后处理类似事件的参考。
反思日记,是园长与自己进行专业对话的一种形式。反思日记是比较个人化的记录和资料,如果能够将日记中的一些事件写成教育案例,就可以实现与同行的分享,发挥同行之间“专业对话”的作用。
      园长通过反思日记,进行自我反省与批判,不断地将公理与实践做对照,不仅有助于改进自己的管理工作,提高领导艺术水平;更有助于增强自己的专业主性,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持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园长需要反思 2022-07-09 15:27:50
《凤凰琴》观后感--坚守 2022-07-08 15:16:50
教学中学会“敏感和机智”地与孩子相处 2022-07-08 14:26:20
新课程助力师生共成长 ——新课程解读学习感悟 2022-07-08 14:57:43
如何做一名合格班主任 2022-07-08 15:58:38
《人生第一次》上班篇:彼方尚有荣光在 2022-07-08 15:53:46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阅读心得 2022-07-08 16:59:31
让孩子参与选择,比告诉他怎么做更重要 2022-07-08 17:13:30
《育时代新人 绘课程蓝图》学习心得 2022-07-08 16:51:26
《图说:幼儿园环境规划与创设》读后感 2022-07-08 15: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