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使命

2021-12-05 16:46:07 

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使命

——记一次听评课活动

本周五,有幸遇见了两节课,一节是王老师的《梦回繁华》,另一节是付老师的《我爱我的祖国》,不同的文体,同样的精彩;有幸遇见了一位名师杜老师,她评课时深入浅出,观点独特。杜老师提到: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使命,”她的观点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一、树立大单元意识,聚焦单篇学习目标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课文都围绕着相同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编排,那么同一单元中的不同篇目,各自需要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呢?这是我们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到的单篇存在的独特性的问题。

杜老师提到:“《梦回繁华》是一篇自读课文,它位于第五单元的事物性说明文单元,那么,同样是说明文,它的独特学习价值在哪里呢?”纵观第五单元的课文,前三篇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三篇课文都是在条例清晰地说明建筑,而《梦回繁华》这篇文章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介绍艺术作品的,编者意在告诉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说明文知识,根据阅读提示和旁批学习介绍艺术作品的说明文。明确了文章的学习价值之后,才能依据单元目标更有针对性地设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活动。

《我爱我的祖国》位于九下第一单元的诗歌单元,付老师以读为主线,勾连诗歌意象,理解诗人情感,课堂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依据杜老师评课,我仔细反思,纵观我们六册课本,学生学习的诗歌并不少,诗歌的共性是朗读,那么每一篇诗歌承担的独特使命是什么呢?就《我爱我的祖国》来说,诗人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诗人情感的变化是通过意象的对比来展现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到这首诗歌与其他诗歌不同的地方,从个性方面进行解读。

二、用活动“撬动”课堂,用“示例”搭建通道

    每一节课都离不开灵动、有张力的课堂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艺术的示范,教师的示范是有效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规范、挖掘学生思维的利器。两位老师都有设计课堂活动的意识,但是在教师示范上还可以做的更加精细。

在《梦回繁华》这节课中,王老师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对我们有所启发。但是在示例展示上略有偏颇,王老师让学生概括每个段落的段意,首先,她给出了一个示例,她概括了第一段的段意,然后让学生根据她的概括,概括其他段落的意思,要求字数大致一致。杜老师在评课时指出:“教师的示范,要与活动的目的一致,要通过过程的展示,让学生有据可依。”王老师看似有示范,但是她的示范落脚点在结果,她给出的是第一段的段落大意,并不是她得出段意的方法和过程,但是,学生在概括其他段落大意时,是需要一个思维过程的,如果我们在做示范时,把自己概括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才能有所依据,自己概括时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向两位做课老师学习,设置活动,用灵活的活动来“撬动”一节课,也要像杜老师说的,学会艺术有效的给学生示范,给学生搭建完成活动的梯子。

董卿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感谢语文教学之路上与三位老师的遇见,每一次的遇见,都让我们的教学轨迹有了一点改变,教学观念有了一点完善,最终,渐入佳境,遇见最好的自己!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使命 2021-12-05 16:46:07
让学生“敏感”起来,作文才会有话说 2021-12-05 16:57:03
合作与竞争并存,奖励与惩罚共享 2021-12-05 19:08:48
心向阳光,才能驱散阴霾 2021-12-05 18:51:55
不会美术的老班不是好农夫 2021-12-05 20:55:18
整躬率物 立德树人 2021-12-06 07:35:14
阅读让教学更具艺术 2021-12-05 21:57:56
沉默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2021-12-05 22:02:16
如何让孩子静下来 2021-12-06 07:54:36
努力要让我的课堂“发声” 2021-12-05 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