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再坚持一下

2021-12-06 20:55:04 

不妨再坚持一下

自从教学了一年级后,虽然和这群可爱的小朋友朝夕相处不足40天,但这些小朋友的单纯、可爱、睿智的特点还是让我从成年人的视角看到了孩子的世界。我们经常放在嘴边常说的坚持、坚强在小孩子的思想里就是我想、是我的、我喜欢的、我就要等。

故事一:是我喜欢的跳绳

我校一年级每天下午的大课间活动是组织学生跳绳。我班上的李同学一次在大课间活动后急着上厕所,就把跳绳放到厕所外面走廊的平台上,上完厕所出来后,跳绳不见了。我班教室在二楼,李同学在一楼上的厕所,跳绳也是在一楼走廊的台面上消失的。在厕所附近的班级有一七、一八、一九三个班。我建议李同学先去最近的一七班问问情况。他一路小跑先到一七班,等我后面跟过去,还没听到李同学和老师交流什么,他已经和坐在前排的一位男同学说上话了。我就听到一七班那个男同学说是有奥特曼的跳绳,李同学说是,于是,一七班的男同学就带着我班的李同学走出教室,说他好像看到有学生把跳绳放到树丛里了。这两位同学就跑到教室门口的树丛中找,没有寻到,就又跑到对面的绿植里面找。我看着这一幕,就回班上辅导学生了,看看一会儿李同学上来的结果吧。我到教室后一会儿,李同学就上来了,他说没有找到跳绳。我让他等下下课再找,结果他说这是他喜欢的跳绳,看他的意思是他还要继续去找。我让他下楼再去问问一七班的那个男孩子,看看他说实话了没有,结果他下楼一会儿又上楼来了,很没有精神说他还是没有找到。我看他来来回回上下楼几次,都没有收获,就和他说真的找不到就回家让妈妈帮他再买一根跳绳,因为明天的大课间还要用。结果李同学没有回座位的意思,站在我身边只是不停地和我说:老师,那是我喜欢的跳绳,上面有奥特曼呢!看他执着的样子,我只好找一名同学陪他下楼去一八班、一九班继续问问跳绳的情况,等到快下课学生要收拾书包的时候,两位小朋友上来了,这次他手里拿着他的奥特曼跳绳,我问他从哪里找到的,他说是在一九班。好吧,我很佩服他六岁多的年纪有这么执着的劲头,竟然把不可能找到的跳绳找到了。很佩服这位李同学的坚持的力量。

故事二: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帮孩子年龄有一些差异,最大的有七岁多,最小的六岁半。别小看相差几个月,对小孩来说,他们年龄越小,差异性就越明显。单是从学生的大课间跳绳说起,刚开始让这些孩子跳绳,有的孩子跳的很熟练,一口气会跳几十个,最好的孩子一次跳了八十多个;还有的会熟练摇绳、四肢协调会跳一二十个,这已经不错了,毕竟他们还是小孩子。还有的孩子跳绳不理想,一个都跳不过,看到会跳绳的小朋友在他们身边上蹦下跳的,也是心里着急,急于学会。看到这些孩子的状态,我先教给他们跳绳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摸索着熟悉。刚开始有几个孩子上肢和下肢配合不起来,不是上肢绳子摇快了,就是双脚反映慢了。总之,万事开头难。有几个小朋友拿着跳绳就开始摇头,说自己不行。我在旁边慢慢带动他们,先给他们定小目标,看到他们跳过一个,就给他们定在大课间活动时会跳5个的目标,还真的有孩子很认真的去练,尽管达到这样的目标有点难,但老师还是要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只要他们中谁多跳了一个,我就立马给他们伸大拇指,肯定他们的付出和进步。就这样,经过快两周的练习,原来一个都不会跳的孩子现在会跳十多个了,刚开始会跳几个的孩子,在两周的练习下,会跳二三十个了。就连体质很弱的李同学现在也会跳3个了。李同学身体较弱,下肢力量不够,每次练习到要跳第二个的时候,就会站不直,容易摔倒。就这样,在我的关注下,李同学还是坚持练习,尽管我给他定的目标是三个,这也需要他一段时间的练习。作为教师,对待特殊的孩子千万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弱,让全班同学去关注他,他所需要的是老师看他和看大家的眼神是一样的。尤其是李同学这样的孩子,体质弱一些,心理就会比其他的孩子更敏感一些,所以老师不要把他跳绳的数量和其他的孩子比,而是把他现在的跳绳成绩与刚开始的跳绳成绩比,让孩子看到,他每天都在进步。

可喜的是,孩子的成长每天都在变化,他们跳绳的成绩每天也都在变化。我班上的小乐同学,之前跳绳的数量一直在10个以内,今天练习,一下子就跳了二十多个。而且,在今天的练习时间里,二十多个的数量反复出现了几次。我和他定目标,明天要跳到三十个。昨天下午大课间跳绳,小乐的成绩一直不过十个,今天大课间一开始跳,就很轻松地跳了20多个,真是很神奇。我问小乐同学,昨晚是不是回家练习了,他奶声奶气地说,他晚上回家读书了,看来他晚上回家是没有练习跳绳的。而今天他的跳绳成绩有了一个大进步,再一次向老师们说明一个结论,一定要用坚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不妨再坚持一下 2021-12-06 20:55:04
你的诚实很重要 2021-12-06 20:38:12
新手班主任日记——一次有效的家校沟通 2021-12-06 21:18:39
我的父亲 2021-12-06 16:11:23
太阳与狂风 2021-12-06 16:18:16
教育随笔(作业3) 2021-12-06 15:14:02
他们教给我的方法 2021-12-06 21:17:38
落实“双减”,笃行成长 2021-12-06 17:05:09
让书包回“家” 2021-12-02 15:27:03
唤醒学生的归属感 2021-12-02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