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板字春秋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小学梁欣景 黑板字是教师的灵魂之笔,古诗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这是让人受益终生的知识积淀,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块,就是最佳的组合。 在我们学校体现在这一块的就是每天的小黑板写诗,原来是学校的要求,现在老师们早已养成习惯,把这件事当成乐事来做。 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擦黑板,写诗,诗是每周一有专门管理的老师发到学校群里的,每天一首,共五首。 于是每天写诗,成了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隆重的一件事,虽不用沐浴更衣那么隆重,但也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的一件事。 单说擦黑板就是写好黑板字的前提条件,因为黑板的干净与否,决定着每天黑板字质量的高低,因为干净的底板与邋遢的底板会显出不同的效果,也是学校检查黑板字要求的内容之一。 抹布要专用的抹布,既不能和其他抹布混用,也不能和别人共用擦黑板的抹布,因为擦黑板的抹布有石灰粉末,所以不能当作别用;几个人共用擦黑板的抹布,容易使黑板擦的不干净,一道白一道白的,让人误解,一看就是黑板的主人懒惰,不讲究,和别人共用抹布擦黑板字,所以自是马虎不得,当别人借用抹布擦黑板时,自是一百个不愿意,不是小气,而是怕影响自己写黑板字的效果。 黑板擦好,晾干,开始写黑板字,拿起手机,打开周一就发到群里的诗,对应今天的诗,要低低地朗诵两遍,这叫预习,知道今天写的什么诗,诗的内容,诗的韵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细细体会过后,才敢准备下笔。 但这还不是下笔的时机,黑板是打好的固定的格,要先数好诗的题目、作者、朝代、诗有几个字,应该占几行,包括标点符号,一切都计划好了,才敢准备下笔书写。 每一个字,像有千斤之力,横、撇、竖、捺,每一笔都很用心,用合适的力量书写,既不能写的太细,显得没精神,又不能太用力,容易把粉笔弄断。有人说字如其人,即使羡慕别人的字,想学来着,于是一字一笔认真书写,但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别人的韵味来,只会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笑柄。 写完以后,还要再反复研读几遍,再次体味诗的意思,境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11月10日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凝雪满前村。 第一首《立冬》是诗人王稚登对立冬节气的感受和景象的描写,第二首《立冬》是是诗仙李白在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而懒于写新诗,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点点墨花,好似那一地的雪花竟是月光一般,笔墨之下透露出诗人的思乡恋乡之情。 另外还会遇到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 书写黑板字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活动,在笔走龙蛇之际,享受着古诗的文化浸润,美的熏陶,让人身心受益,随着作者思想潮起潮落,心胸澎湃,走近一个又一个意境。 所以每日一诗黑板字,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地进行下去,滴水穿石,汇流成河,让我们每位老师也成为赏析诗作的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