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教六年级,每天都能见到一楼的二年级教室门口站着一位中年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女孩。一打听才知道是来陪读的,她的儿子上二年级,她已经陪读两年了,儿子有点不太正常,常常有打人的迹象,不知道被其他孩子告了多少次状。可能是我上班29个年头,班上还没有陪读的现象,所以我不由得同情起这位女人,生活真是不易,看着大的还得抱着小的。
今年,我新接了一个班级,有个叫顺顺的孩子让我头疼不已,他的所作所为跟他的名字完全不沾边,天天都没让我消停过,顺顺当当地教学过。我的语文课虽然心不在焉,坐立不安的,但是还不敢出格。可是,等到上午后两节课,好像是憋了两节课要释放似的,开始大闹天宫,故意动同学的物品,放肆地走下座位。老师哄他批评他,完全不管用,依然我行我素。课间十分钟,他更是放肆得很,无缘无故地打同学一下,他看上的同学的东西拿着就走。毫不夸张地说,办公室的门槛快被我班的学生踏破了,都是来告他的状。我找顺顺谈谈,他好像听不懂我的话,眼睛不和我对视,不是抠鼻子抹眼睛,就是寻找旁边的关注点,完全没有规矩,我教他规矩只能坚持两分钟。我给班上的学生灌输心灵鸡汤,希望他们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和顺顺一般见识,不要和他斤斤计较。可是,学生毕竟才上三年级,八九岁的孩子哪会有那么大的定力?当顺顺侵犯他们的权利时,他们怎会做到置之不理?遇到顺顺这样的孩子,我也真是醉了,看来不请家长是不行的。
我和顺顺妈妈约好中午放学时见面,当我正在学校门口寻思哪位家长是顺顺妈妈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这不是去年陪读的那位家长吗?怀里依旧抱着女儿,边走边冲我笑。咦,难道她认识我,要和我打招呼?她看我一脸疑惑,连忙自我介绍:“高老师,我是顺顺的妈妈。”这个意外着实让我意外,曾经陪读的孩子竟是顺顺!今年来到了我的班上!怪不得需要妈妈陪读,真是个不省心的孩子。
接下来顺顺妈妈的一番话让我无语,原来,顺顺因为有不同于正常孩子的举动,妈妈带他到医院看医生,医生通过测试,发现这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做事情三分钟热度,容易狂躁,抓狂的时候很难控制。医生建议顺顺做一些康复练习,以便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可是,只上了几节课便停了。因为顺顺还有一个弟弟刚刚六岁,因为负担重,今年送回老家上学了,现在怀里抱的是老三。顺顺在家也没个老大的样子,常常欺负弟弟妹妹,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常奔波在外,早出晚归的,有时看到顺顺气人时,爸爸便动手打顺顺,刚打完,顺顺会好一点。可是,一会儿都忘了。一二年级不懂事,经常打人,所以妈妈天天抱着妹妹来陪读。想着到了三年级会好一点,没想到常常有家长私下联系她关于顺顺欺负同学的事。虽然这两个月没来学校,在家里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顺顺在学校惹是生非。特别是一看到学生家长电话,更是犹如惊弓之鸟,无法给人家答复。
顺顺妈妈正和我聊天的时候,顺顺不知从哪儿跑了过来,拽拽妈妈的衣服,拽拽妹妹的鞋子,完全忽略我们大人的存在。我看看他,他也看看我,依然在动妈妈,还用腿缠着妈妈,怀里的妹妹可能是不愿意听我们谈话,也有点不耐烦了,可是,顺顺妈妈晃了晃妹妹,依然在讲述着顺顺的故事。真是一个好脾气妈妈!我让顺顺立正站好,不要影响妈妈,顺顺没反应,我把顺顺拉一边,顺顺的站姿那个叫难看。现在,我一切都明白了,顺顺从小接受的只是妈妈的抚养,却没有教育,孩子没有养成规矩,缺乏礼仪,连最起码的尊重也没有。要想改变顺顺,必须一点一点教起,教他怎么站,怎么坐,怎么待人接物。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都做好长期付出的准备。
每节语文课上,我会特别关注顺顺,常常提醒他上课的坐姿,读书的姿势。下课时也把他叫到我身边教他站姿,有的孩子站在一边忍俊不禁,顺顺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虽然顺顺的变化不大,但是我还是很欣慰的,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不放弃他,这孩子一定会朝着理想的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