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 故事的浪费,是你最大的浪费

2021-11-10 13:47:49 

 @一线教师 故事的浪费,是你最大的浪费


教师从事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马克斯 范梅南



身为老师,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鲜活的真实的故事,学生哭了、笑了、闹了、唱了;进步了、退步了、请假了、转学了……这些故事洋溢着生命气息,不同教师不同的处理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教育智慧和个性。


小故事蕴含大智慧,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这也是近几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举行各种形式讲“教育故事”活动的初衷。

                              

所谓教育故事,就是教师讲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在故事的讲述中“表述自己在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

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为什么要强调讲出“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因为我们讲故事,绝不仅仅是为了把精彩的难忘的瞬间留存下来,更是为了在讲故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检视自己的观念、发现教育的真谛,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再往深层讲,在重温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探寻教育规律,然后做出梳理与提炼,把浅层的教育经验提升为知识性经验。


几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教育故事比赛,因为是1号选手,得以有机会安静地听完所有故事。

这些故事中,不乏生动的,尤其是幼儿教师讲的故事;也不乏感人的,其中有位老师把自己讲得泪眼婆娑……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包括我,并不十分了解“讲故事”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只是凭感觉“讲故事”——只有“故事”,没有“道理”,既不能提升自己也无法启迪他人,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那么,要想讲“好”故事,不让教育故事成为我们专业成长的浪费,我们就需要揣摩揣摩怎么讲好这个“故事”……


刘铁芳在《教育叙事与教师成长》一文中提到:“故事”可以留存精彩的瞬间,让我们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琐事意义化,把过去的经验永恒化。


讲故事的过程,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即“如何做事、何时何地做这些事”,更表述了自己“如何看待和诠释与教学行为相关的事件”,展现和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教育观念,将原本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缄默的知识”表达了出来,因而可以更好地发现自我在认识、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发掘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习惯性行为的深层意义。


所以,叙述故事是次要的,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发现教育意义,从每一个故事中获得启示,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一线教师 故事的浪费,是你最大的浪费 2021-11-10 13:47:49
讲理也要讲礼 2021-11-10 12:30:41
高站位发展 低姿态做事 2021-11-10 16:26:48
尝试做个孩子 2021-11-10 18:59:53
我向你们道歉 2021-11-10 21:59:41
拿什么来安抚你躁动的青春 2021-11-07 15:23:42
数学培训反思 2021-11-08 14:35:23
学以致用,我发现撰写培训目标并没有那么容易 2021-11-08 08:44:58
那些日子 2021-11-09 10:26:12
【第716篇 投稿】说明文阅读之“梳理写作思路”题型的备考建议 2021-11-09 1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