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篇 投稿】说明文阅读之“梳理写作思路”题型的备考建议

2021-11-09 15:20:12 

说明文阅读之“梳理写作思路”题型的备考建议

文:薛真


 今天语文组教研,在研究说明文阅读这一类题型的时候,我们发现2021年的河南省中考现代文阅读(二)《光刻机—信息时代的制造之王》这一题的第11小题,竟然考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思路,这让我们非常意外。【真题链接: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现代文阅读(二)】

 一般情况下,在议论文阅读当中才会考论证思路,这是一个重难点,一般分值是4分。在说明文的考查中是很少见的,这套卷子这样来出题很明显是增加了难度,再者要考查学生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在作答时,答案的字眼中包含“首先引出本文的论证对象……引出论点……随后如何进行论证……”等词时,在评分时一律为零分因为这首先暴露出的是学生概念性知识的混淆和缺失,因为很明显学生连最基本的文体,都无法区分。

 这也给我们一些思考:在讲评说明文或者议论文的时候,必要的文体知识是需要给到学生的,只是处理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灵活采取处理方式,可以在讲述之前先讲述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也可以随文讲解不断加深印象进行夯实。另外,在平时的授课中,也要强化文体意识,要让学生知道新授课的文体是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等,同时还要告知学生如何进行判定,类似的文体要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印象。

 同时,在分析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问学生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还要让学生依据文本来自己分析。相比较而言,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是非常容易判定的,一般情况下它适用于建筑物的讲解,例如之前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石拱桥》。时间顺序也是比较好判定的,一般情况下会有一条比较明晰的时间线索来串联。最难判定的就是逻辑顺序,因为它包含的子目非常多,所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要试着多追问学生一句为什么你能判定出来本文是逻辑顺序,你的思考过程是样的,能不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那我们结合文本来分析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文章的写作思路。

 说明文阅读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八年级,八上第五单元的说明文阅读是较为简单的引入,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寓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由此可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方法和品析语言特点。所对应的文章分别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巧——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今年新增加课文)《蝉》和《梦回繁华》。

 而到了八下,说明文的重点就发生了改变,难度系数增加。八下第二单元的说明文主要是事理性说明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会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由此可见,本单元的重点是判定说明顺序和学习推理的方法,其实内容已经涉及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因为学习文章推理的过程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呈现的过程,与八年级上册主要以事物说明文为主的单元相比,难度系数提升。从其所对应的四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来看,不仅篇幅更长了一些,而且内容的逻辑性,也即作者的写作思路更为复杂了一些,因而在教授时就要有所侧重,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当学生给出答案时,多关注他们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综合对比河南省中招考试卷近五年的真题,可以发现“分析写作思路”这类题是经常考查的,除了2021年外,还有2020年河南中考卷说明文阅读《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第12题“文本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也是在考查文章前三段的写作思路的;以及2018年河南中考卷议论文阅读《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第12题“请简要分析第2段的论证思路”也是在考查文章的写作思路的。由此可见,这类题型在中招考试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平时在授课中更是要尤为重视。

 综上所述,不管是议论文阅读还是说明文阅读,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都是非常难的,但是我们在处理的时候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说:先告诉学生们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之后,讲解记叙文要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一样,先把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然后结合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来概括每一层的大意,最后再用关联词语把它连接起来。可以用首先其次随后最后这样的关联词语来表述,就会使答案非常的清晰,有条理,有层次。

1770字)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第716篇 投稿】说明文阅读之“梳理写作思路”题型的备考建议 2021-11-09 15:20:12
让错题整理更有效 2021-11-09 16:55:44
双减之下 2021-11-10 07:52:12
从物理到语文 2021-11-09 22:59:30
玩转数字,爱上数学 2021-11-09 22:27:04
总有一招适合你——“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课堂增效提质妙招分享 2021-11-09 20:08:4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竟然…… 2021-11-10 14:55:53
研讨感悟 2021-11-10 17:03:39
这个男人很可爱 2021-11-09 16:08:12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21-11-09 20: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