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招适合你——“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课堂增效提质妙招分享

2021-11-09 20:08:43 

总有一招适合你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增效提质妙招分享

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  王鸿玲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辅导机构停办,学生家庭作业减少,不给家长布置检查、批改等任务。但“减负不减质”,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素养和学业质量,成了老师们亟待探究的问题。

我们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各学科全体教师进行了探究和实践,并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总结。针对数学学科,如何做到增效提质?具体的想法和措施,现与大家总结分享。看似方式老生常谈,但是做法招招闪亮。耐心倾听,相信总有一招适合你。

一、集体教研

集体教研分为:每周数学大教研、每周组内教研、每天早教研三种方式相结合,有时还结合区里通知进行线上教研。

(一)每周数学大教研(周二第三节课全体数学老师)

每次大教研前,大组长先征集老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然后确定一个主题,发送到我们学校数学组大群。各组先在组内教研,集思广益,汇集本组所有成员的智慧进行总结,最后指定一名老师(组员轮流)记录,并在周二集体大教研时,面向全体数学老师展示分享。例如,大教研主题如下:

1.“双减”政策下布置什么作业?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年级的数学作业控制在15分钟以内,五六年级的数学作业控制在20分钟以内。这就要求老师们想办法,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现把优秀的做法总结如下:

 

布置什么作业  各组代表分享

变写为“讲”。

“讲”这里指的是视频讲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表达条理,思维一定清晰。针对每天的知识点,或者重难点,让学生讲题并录制小视频。六年级在扈玉玲老师的带领下,每位学生准备一块小黑板,每位家长添加老师微信,学生每天录制小视频,发送视频号,老师对作品进行点评,评选优秀作品供同学们互相学习、欣赏;(插入视频)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我们采取老师轮流录制示范视频,学生模仿讲解录制小视频,发送到班级钉钉作业本,便于每天统计反馈。(插入视频)现在数学各组都陆续采用了这种视频讲题的方法。   

视频讲解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不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条理的思维能力、气质、胆量和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很多学生家长反映,原来不会的题目被孩子讲明白了。

变写为“做”。

这里的“做”指的是动手操作。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是: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实践大于一切。听得再多,不如自己看一眼,看得再多,不如自己动手做一做。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创造一切机会,把“静知识”变成“小活动”。比如,我校四年级范玉娟老师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制作活动的“数位顺序表”(如图)


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位顺序的理解和记忆,每个数位上都有数字0-9的抽拉小纸条,通过抽拉变化,可以组成不确定的数,然后通过给家长读数、两人小组互想提问、小老师上台展示等多种方式练习。这种方式不仅有趣,而且练习量大,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二年级组王鸿玲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把口算练习演绎成“系列扑克牌”玩法,通过“单加”“叠加”,练习20以内的加减口算,(插入视频)通过“连加”练习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插入视频),通过“单乘”“叠乘”练习乘法口算(插入视频)。学生通过“魔力扑克牌”的玩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了口算的基本功,更加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思维力和眼、脑、手、口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变写为“读”

这里的“读”指的是读书预习,五六年级高段做得比较好。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数学课本上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个符号,帮助理解整节课内容。首先粗读,了解大概内容;然后细读,理解编者意图;最后精读,思考补充问题,独立尝试练习。读书预习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听课效率,还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双减”政策下如何转化“潜能生”?

何如转化潜能生 各组代表分享

我们这里的“潜能生”指的是进步空间比较大的学生,我们把“潜能生”分为两类:一类是习惯不好,一类是悟性较弱。①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我们主要采取课堂上“多看你一眼”,课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逐步从“他律”到“自律”;②对于悟性较弱的学生,课上多提问基础的问题,让他们多次体验到“学会”的成就感;③耐心等待。对于悟性慢的孩子,老师要对他们降低要求,学会最基础的知识就可以了,有时候老师所谓必须把他们教会的“负责”,对孩子的心理却是一种伤害。可能“花期”不同,我们只要悉心培养,静待花开。④还可以建立“一帮一互助组”充分发挥优等生的帮扶作用,不仅做到在学校互助,通过微信在家里也给予督促和帮助。“潜能生”如果坚持五天都能够完成作业,周末都会发送“优秀小老师”“优秀小学员”的表扬信。

(二)每周组内教研(周一组内固定一节课)

组内教研,我们一般定在每周一的某节课。先根据学生上周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发扬优点,查漏补缺;然后根据教学计划,精准确定本周的教学进度。分析教材,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易错点,并研讨突破措施。

(三)每天早教研(早读时间25分钟)

每天早教研内容包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流程,确定当堂检测题目,研究如何录制小视频,统一编写作业通知。

二、课堂教学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在老师们充分备课、教研的基础上,就要落实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的教学模式及时间分配如下:

 

提高课堂效率  各组代表分享

(一)计算专项(3-5分钟)

低年级多注重口算,用扑克牌练习、卡片练习、听算、视算,高年级多是笔算。值得注意的是平时多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如,课前准备好书本文具;练习本打开,避免上课后哗啦哗啦翻本子的声音;对答案时两人小组如何安静有序的交换本子,如何批改,同桌出错了怎么办等,都需要多次训练,才能高效。

(二)教师指导(10分钟左右)

课堂上教师指导要做到:问题设计要精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探究。

(三)学生探究(15分钟左右)

探究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四人小组的有效合作。和语文老师商量,合理安排座位,四人小组成员分别编号1、2、3、4,分别为优、良、中、弱,在1号组长的指挥下,四人分工具体,任务明确。如,尝试做题后的检查环节:1号、2号互相批阅,然后1、2号共同给3、4号批改,1人讲解,1人指导其订正,做到小声、有序。

(四)课堂检测(5-8分钟)

学生提前准备好检测纸(A4纸一分为二),统一规范。当堂检测题目少而精,巡视过程中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做完从后向前有序传,老师全批全改。课堂检测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老师只有一个个地批改,才能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辅导做好准备,避免“老师感觉良好,学生漏洞百出”。

(五)全课总结(2分钟左右)

给学生回顾反思、交流梳理的时间,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狠抓落实

再好的方法,不落实等于空话。有了良好的激励措施,才能督促学生坚持下去。

对于家庭作业的讲题视频和操作视频,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浏览,或点评,或第二天集中反馈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在同学面前建立威信,感受到努力的收获。钉钉作业本,能很快看出哪些学生没有完成,老师可以询问原因,或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讲解,或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督促其完成。

实行层级奖励,激发学生向前冲的动力。比如每次当堂检测全对,获得一枚印章,五枚印章兑换一张表扬信,五张表扬信登上班级光荣榜,并满足一次愿望,如:与校长合影、带领小组选座位、得到老师的一份奖品等等。

“众人拾柴火焰高”,数学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效果已初见成效。相信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会不断总结与完善,再接再厉,探讨总结出适合我们领航师生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总有一招适合你——“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课堂增效提质妙招分享 2021-11-09 20:08:4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竟然…… 2021-11-10 14:55:53
研讨感悟 2021-11-10 17:03:39
这个男人很可爱 2021-11-09 16:08:12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21-11-09 20:04:51
教师培训这个事儿 没点儿情怀不行 2021-11-06 12:19:49
一节有意义的劳动课 2021-11-06 13:05:54
众里寻他千百度 2021-11-06 23:39:27
蝶恋花·江南春日 2021-11-07 15:55:22
2021-11-07 17: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