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识教育正在发生 郑州市惠济区香山小学 张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老师的头脑里一直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同之间的的活生生的人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不能挫伤学生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想起来班里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孩子,这里就叫他小D吧。在接手这个班的初期,前任老师便和我提起小D的成绩不是特别好,接受能力比较慢,即便今天给他讲明白一道题,第二天也能转瞬即忘。小弟在班级里面并不突出,因原生家庭的原因,家长对他的学习关注较少,成绩也一直不理想。通过前期的观察,和网课阶段与孩子家长的几次沟通,我能明显感受到家长因工作繁忙,对孩子教育上的无奈。在开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第一个喊的便是小D的名字,对于他回答的问题,我尽量是选的最容易的。毕竟是第一课,师生默契还没达到,小D的表现并未达到我的标准。后来,通过课间,早上预备阶段,午读阶段,课堂练习阶段,我尽可能的去发现他的优点,认可他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一次数学课上,他没能将一道练习题完整的写出来。我及时引导他最后成功的完成了,他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我知道,此时的孩子是开心的。我顺势和他说:“这个字如果能再工整些,就更棒了。”第二天数学课上,我从他身边经过,看到了他的联系本上不见了往常的“龙飞凤舞”,横竖撇捺虽不标准,也十分认真。尤其是今天,他不仅能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还敢于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答案,能够主动的在课间问我问题。这不正是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得到了激发吗? 吴正宪老师说:“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向上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我们每位老师都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老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能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教师真诚的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能给学生的成长指出正确的方向,具有教育感化作用。而在我的班级里,这个教育的期望效应正在慢慢凸显。教师以激励的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兴趣和自觉行动,这样学生便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追求进步。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扮演失败者的角色,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付出加倍的爱,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为他们营造健康的易于成长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