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飞行员的小男孩

2021-10-15 12:59:00 

想当飞行员的小男孩

当成人询问一个小男孩“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小男孩第一时间回应到“我想当飞行员!”成人紧接着追问小男孩“那如果你开的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没油了,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怎么办?”小男孩说:“我会让飞机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带,自己带着降落伞逃走。”听到小男孩的回答,成人哄堂大笑。这个时候,小男孩憋红着小脸,握着拳头,大声地回应着说:“我还会回来的,我是去找油,取到油就回来。”小男孩话一落,这一刻周围安静了。面对这样一个想当飞行员的小男孩,作为成人的我们怎么来理解他呢?

以成人的逻辑看到“无厘头”的小男孩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的刹那,脑海中会浮现出幼儿园生活里师幼互动的小场景,谈话中幼儿的话语常常让我们哭笑不得,就如故事中我们成人在听到小男孩坚定选择降落伞逃走而大笑时,我们成人关注了自己所想关注的——飞机出现故障,小男孩作为机长选择自己带着降落伞逃走。当我们以成人的逻辑进行选择性注意时,我们所看到的是“无厘头”的小男孩,大笑中我们可能会终止倾听,更不会留意到成人的大笑对小男孩的影响,故事戛然而止,小男孩的梦想在我们成人来看只是一种假想的游戏,也不会有故事的延续——小男孩“我还会回来的”使命。

以儿童的逻辑看到“有爱有行”的小男孩

当我们成人以“非评判态度”再来理解小男孩,在“我要带着唯一一个降落伞逃离飞机”的刹那,尝试着蹲下身来以平视的视角面对小男孩,这样一种无条件接纳的态度,相信小男孩一定感受的到。随之而来的追问“接着你会做什么呢?”在我们成人倾听与接纳的询问中,一定会听到小男孩“带着油重回飞机”的反转,倾听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小男孩,他果断抉择的行为间充满着爱。

用非评判的态度去理解儿童

在幼儿园的实践场域之中,如何看待“有问题”的孩子?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反思有问题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是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听话”的孩子?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孩子”?还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时,我们回看实践中与孩子们的共同生活,实然状态中我们以成人视角所理解的“问题”儿童,常常是以我们的想法去推测孩子的想法,将孩子标签化。在这样一种反思中,我们该如何更科学地理解儿童呢?

也就是在与孩子们的在园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需保持非评判的态度去了解儿童。了解儿童需要的是倾听,是无条件的接纳,是不用我们成人的价值观、标准去评价儿童,是尊重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与历程,是不去控制儿童,更是避免用我们成人的想法去推测孩子的想法。在鲜活的师幼互动中,以非评判的态度走进儿童世界,理解儿童生活。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想当飞行员的小男孩 2021-10-15 12:59:00
像阳光一样温暖 2021-10-15 15:09:30
错题分析,引导学生华丽转身 2021-10-15 15:39:46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读后感 2021-10-15 19:26:30
读懂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更有效 2021-10-18 07:42:30
人首蛇身玉饰:跨越千年的深情和灿烂 2021-10-18 10:08:36
新学期,孩子一定行 2021-08-16 18:32:33
有益的过有意思的生活 2021-10-17 09:41:09
盛夏序章 2021-06-22 21:57:57
用书信诠释父爱的经典 读书分享 2021-10-17 1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