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2021-10-15 17:48:54 

第七周读书随笔

李志敏

这几天,我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30条建议,他的一些建议让我受益颇深,茅塞顿开
当我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书中写道:“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读及此处,我在敬佩之余,豁然开朗。我平时总在抱怨着事情太多,杂事太多,不能静下心来好好教学,时间不够用。其实我在抱怨的同时,时间已经从我的指缝间悄悄溜走。是最公平的,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之所以有差距,问题出在态度上,往往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事。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尽管我也明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的道理,但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也15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也曾很爱读书,但我却只喜欢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而对于那些其他的书籍我只是很被动的读。没有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所以收获甚微。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启迪着我重拾书本,重温那股墨香!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还有很多,我将坚持读下去,不再抱怨,不再唠叨,与书为友,净化我的心灵,充实我的大脑,这样在教学生活中才能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会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读书随笔 2021-10-15 17:48:54
带着阅读任务高效学习 2021-10-15 17:46:41
有审视更要有总结 2021-10-15 18:55:46
我与博客的不解之缘 2021-10-15 18:55:00
浅谈“读写结合” ——读《童年爱上一本书》有感 2021-10-15 19:33:40
约见上海王发小 2021-10-17 20:11:01
在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再提升——中班健康活动《哭哭脸和笑笑脸》 2021-10-15 20:56:51
查字典的难题 2021-10-15 21:07:15
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中班科学活动《泡泡都是圆的吗》 2021-10-15 21:04:49
新理念,新实践,遇见新课堂 2021-10-15 2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