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封建王朝延续了几千年。自几千年前开始,中华民族就以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每一次的朝代更替,新皇登基,都离不开一个部门的统筹安排,这,就是礼部。
我国的礼,起源于周礼,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已然是一种文化了。从吃饭睡觉,到待人接物,大到国家之间,小至一个家庭,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礼的影响。现在虽说已经不是封建社会了,但是,礼依然存在,礼节依然存在,礼仪依然存在。
在古代,一个国家开始腐败,走向灭亡的时候,会出现君不是君,臣不是臣,皇帝没个正行,大臣没个尊重。这个时候,都会用一句话来形容------礼崩乐坏。由此可见,礼在国家管理,社会秩序中的作用。而礼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仪式。
我们吃饭的时候,会让长辈坐在上手,如果长辈不落座,小辈就不能落座,如果长辈不动筷子,小辈就不能动筷子。逢年过节会拜祖,拜祖的时候,都会按照长幼顺序,行跪拜礼,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不跪拜,则是大不敬,通过这样的仪式,会让小辈更尊重祖先,尊重长辈。
礼的仪式不但存在于国和家之中,也存在于战争,生活,教育等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爱国的教育,我们看升旗仪式。爱父母的教育,我们看拜年。婚姻的教育,我们看结婚仪式。教育的仪式,我们看拜师仪式。所有的每一场仪式都会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表现的那么庄严,那么庄重,从而让参与仪式者懂得尊重。
我们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学生,如果不尊重老师,那还渴望热他会相信老师教授给他的知识吗?所以,自古以来,尊师重道才是国家教育的根本。这样,才有了学生给老师鞠躬,问候老师好,上课喊起立等这些教育仪式的存在。
俗话说,慈不掌兵……懒不治学,作为教育的本身,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重视教育的过程,而教育的过程就充满了仪式。
我们给学生布置班务的时候,不要直接说一二三四,不妨稍微麻烦一点,说一下做这件事的意义,开始的时候动员一下,中间的时候督察一下,结束的时候总结一下。
我们给学生发奖状的时候,不要直接在座位上发给他,不妨利用集体场合,宣读一下表彰绝度决定。
我们上课前,不要直接开讲,不妨利用十秒钟,喊一下上课,让学生给你说一句老师好,鞠个躬。
我们上过一节课后,不要直接说,大家自己看一会吧,不妨总结一下这节课的重点,然后在喊下课。
我们学过一个单元后,不要说,这部分内容结束了,下去大家再看看,不妨出几道题测试反馈一下。
我们批评学生的时候,不要直接一棒子,不妨问问为什么。
我们……………………
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所谓懒不治学,在任何的事务中,时时处处想着自己省事,想着做事情怕麻烦的教育者,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