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正如大多数的艺术佳作一样,总是静静地沉淀。
自然的四季总是按照自己的轨道一天一天行下去,从来不会依从世人的心理。时间行走匆匆,而人成长缓慢。
教学工作积累如斯时间,还是有些许感悟,借用经典大家鲁迅先生的名言,朝花夕拾,以期能对自己教育教学稍有裨益。
一、育人先育心,让成才的学生成才
对于程度稍微好一点的,然而偏科的学生,你要跟他很近,非常仔细的观察他,了解他,甚至研究他,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化为绝对主动,掌握制动劝,不能让他的那么一点点的骄傲占据他的心灵。
【教育案例】我班有一位女生,很是机灵,上课基本上能始终跟着教师思路行走于课本之间,作业也能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并且保证卷面干净整洁,字体工整流畅,可以说,平时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孩子”,但是这个孩子的一次作文确实让我比较震惊,用的简单的句型居然全错,并且几乎是老师上课强调什么,她写错什么,这令我不解,既然上课认真听讲,这块知识并不难,没道理学不学,既然学会了,又为什么会写不出来,反而是老师讲什么,强调什么,错什么。
我仔细看了看她的作文卷子,觉得孩子的记忆能力没任何问题,那问题就是出现在孩子第一遍理解记忆这些知识上面,孩子聪明机灵,理解力绝对不差,由于刚刚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可能是学习方法出了大问题。误把英语看成了简单的记忆背诵,机械背诵反而容易混淆,导致物极必反,死记容易记忆错误。
我想还是好好的给孩子点拨点拨吧。找到一个机会,我与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她告诉我,比较喜欢英语,可是也比较茫然,除了背诵也不知怎么学习了,我心里明白,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于是我对他娓娓道来,语言的学习就是运用,中国孩子条件所限,只能自己创造条件多听,多读,多背,多写,那么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知道这门语言的规则,按规则运用语言,第一步就是通过探究理解语言规则,这样才可以识记下来,之后坚持对此背诵,写作,练习,如此才能长记不衰。
学生很机灵,也很听话,当即就尝试这样的方法,果然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我很欣慰。
针对不同学生,一定要找准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谈话谈心一定要到位,让孩子有所收获,有破疑的开心感,有得到的充实感。这样才会转而实干,终有所获。
二、育人先育心,让成就感的学生有成就感
对于坏坏的学生,有些小自主感的学生,其实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你要顺顺他,给他一些自主权,让他对自己负责任!
【教育案例】周一进入班级发现一个男生,原本已经披着的一头中长发,早该剪短了,顶端竟然染成了枣红色,灯光下 “煜煜生辉”,让人看了很不舒服。
因为时间紧,也没多说什么,就说中午必须打电话,剪短并且头发染回来,学生也并未多言语,是听下了。
没想到中午忘记了,也就把事情过了,没有想到,学生第二天又大摇大摆的来了
再也无法忍受,想想这孩子绝非忘记,恐怕就是不愿意。
思考一下,想出了一个策略,算是大爱胸怀,既可解决问题,又可以让他愿意。
把他叫过来,说了一些染发的危害云云,长发的流气云云,身为学生云云。最后说:“你的头发太长了,学生更不应该染发,你需要剪短,并且染黑,你可以自己剪掉红发,也可以去理发店,这都由你自己决定。”
他晃了晃,犹豫半天说:“我去理发店剪。”
“没问题,现在有时间,去吧”
很快,他回来了,专门跑到办公室,还笑笑说:“怎么样,还不错吧?”甚是得意。
老师在对孩子说教,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尊重,维护他们的自主性,让他觉得自己很有面儿,这样,就不会受到更多的反抗。
三、育人先育心,让成人的学生成人
有一部分学生,确实有一部分学生是我们传说的后进生,对于学习只能说是迟钝吧,所以成人才是他们的中心任务,并且重要过于成绩。
【教育案例】也许这一句话非常正确。(这就像是因材施教究竟是适用于什么规模的班级学生一样,能有多少时间让你先育心。)
有一个学生,上课从来就没有坐端正过,身子从来都是侧扭着,要么左侧,要么右侧,这个姿势是绝佳的与别人说话的不学习的姿势,无论是早读,还是正课,亦或是午自习上课,从来如此。他的作业就别说了,从未主动交过作业,如果教师走改作业,到他那里,他也总是推脱,有时甚至耍耍小聪明“哇,还有这个作业?”
时间长了,矛盾就出来了,上课没有上课的样子,那老师管还是不管,管了他,他“不屈不挠”,直接就顶了,不管何以正班风。所以学生总是桀骜不驯的姿态张显,进办公室并非对老师尊敬有加,私下里也对老师的任务毫无准备。
老师对他谈心根本毫无用处。这是一个对老师“软硬不吃”的问题学生。
事情竟然有了转变。
有一天他肚子疼,打电话给家长联系,都联系不上,我刚刚上了两节课,想坐下休息,但看看他,疼的可怜,外面还下着小雨,我借了一把伞,就带着他出去看病了,(怎么看都像是编剧情节啊)路上只是小小聊了一下,看病回来,还未下课,让他在办公室休息,下课再回到教室。
从此后,这个学生竟是变了,也不给老师顶嘴了,虽然不怎么学习,确实收敛了不少,有时还会想着老师,与老师站在一起。
也许是学生心里有愧,完全没有想到,平时他老是顶嘴的老师竟然能领着他去看病,也许他心里每每想及此,会有不可思议吧。
只有宽容,博爱,触动到学生的心灵,才能与学生交心,这样是非常有利于日常教学,有利于教书育人。哪怕这个学生一直成绩持低,但是今后我真正注重培养他的行为习惯,让他成为行为之范,也是佳事一桩啊!
经验增长知识,知识助于聪明,而聪明筑成智慧,教育智慧可能就是蕴于点点滴滴的生活感悟与思省之中。文字记录下教育教学的一些琐碎,旨在编织出来自己独特的教育感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