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上第四单元教学主题解读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鼎路第一小学 王净晶 翻开第四单元首页,导语部分写的是:“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解读出如下内容。第一,本单元课文全是小说,这也是部编版第一次以单元整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这种文体。第二,小说的特点——既有虚幻性,又有真实性,可以说是虚幻性和真实性的统一,这种特点在本单元习作要求中有了明确:小学六年级前是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六上第四单元则要求创编故事。故事不是简单的现实生活的重现,而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可以说,本次习作以现实为基础,但又高于现实。在笔者看来,这次习作对学生的要求提高到了艺术层面,高于现实是具备审美艺术的写作。 我们接着来看导语下面的语文要素。本单元语文要素有两条:第一,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第二,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前一个要素是阅读要素,后一个要素是写作要素。前一个要素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后一个要素是从阅读过渡到写作,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创作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部编版从四年级开始设置了学生感知人物形象的阅读要素。四上第六单元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四下第七单元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五上第六单元阅读要素为“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五下第四单元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六上第四单元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六下第四单元为“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从以上阅读要素来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六上第四单元小说单元不光是第一次以小说文体为主体编写的、训练小说文体的写作单元,也是小学阶段唯一一次在阅读要素中明确提出“小说”这种文体特征,在这里我们更要关注到小说这种文体特点,因为这些要素都是围绕小说的文体特点一一展开的。 小说定义为“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从这个定义,我们能发现小说的几个特点——第一,小说具有情节性。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同时,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实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相较于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为什么大家更喜欢读小说呢?原因在于小说的可读性,可读性体现在情节上,例如《桥》这一课,生死关头、千钧一发,多么危险紧张的境地啊!尤其是课文中的一些短句:“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势不可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读一句顿一下,让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充满着紧张的情绪。所以,在笔者看来,《桥》这篇课文重点要讲出它的情节。第二,小说具有环境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穷人》这一课涉及到社会环境,托尔斯泰本身是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像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享誉世界的作品均有体现批判性。《穷人》中,当时俄国贵族和下层劳动人民阶级矛盾深重,故托尔斯泰通过穷人渔夫和桑娜来体现下层人民美好高贵的品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金色的鱼钩》这一课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以鱼钩为线索,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关于长征的艰苦,人类那种超越极限的毅力,很多00后的孩子们可能理解不了、体会不到。其实这篇小说是真实的,人物也是真实的,而那枚鱼钩现在就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长征的上一站是过雪山,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穿着单薄的衣服翻越雪山,在那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还要面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这是一场生死的考验。紧接着就是过草地,过草地的红军分为好几批,课文里老班长还能用鱼钩钓出小鱼为小战士们补充营养,很可能是过草地的前几批,后面过草地的红军才艰难呢,能吃的草呀、鱼呀几乎全部都没了,现实惨烈到无法想象……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以及场景等等,用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环境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第四单元的小说中,文中涉及到的风、桥、雪、海浪呀等等,这在这几篇小说中都有所体现。第三,从“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体裁”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具有价值性。小说的价值本质是以时间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几个人物为主线的,非常详细地、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价值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过程。比如说《穷人》这篇小说就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具有价值性。语文不光是一门学科那么简单,它对学生的审美、思维、价值观的塑造等均有很大影响。不光让学生了解小说这种文体、学会欣赏小说,还要学生对社会有所思考。 本单元选取的三篇小说都塑造了主人公或善良或无私的美好品质,故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美好品质。在快乐读书吧中,学生将进行整本书阅读,这里选取的是三个中长篇小说《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它们都以成长为主题。此外,关于小说有不同的分类,这三篇小说都是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提一下微型小说的划分依据,这里是按篇幅字数进行划分的。 总之,小说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那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去理解人物形象,这就构成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要紧扣小说单元主题,把握语文要素,让学生认识小说文体、理解小说特点、爱上阅读小说,那便是有效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