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暴力与肢体暴力那个更可怕? ——《爱的多不如爱的对》有感 郑州市二七区红樱桃实验幼儿园 宋雅敏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在成年以后出现,更多的会是在未成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原因都是因为孩子内心的精神压迫感过于强烈,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爆发。今天在读了《爱得多不如爱得对》这本书后,我认为,面对孩子的精神压力,很多时候成年人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责任。 为什么成年人需要负责任呢?这也和我们当如今父母的年龄有关系。因为很多父母的年龄都是比较小的,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做父母的权利,而他们自己也是处于心智未成熟的阶段,也是属于半个孩子。他们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一个父母的,所以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他们的耐心性也就会变小。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他们更多的会用一些成人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很多年轻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是缺少耐心的。当孩子出现很多问题时,他们迫切希望孩子能够快点长大,就会采取一些很极端的方式。如心理上的隐形攻击。虽然有时是在无意的一种情况下,但当我们去用一些语言去讽刺挖苦孩子时,对孩子来说已经构成了精神上的摧残。 很多父母习惯性用的就是,在孩子的学业上问题处于处于一种极端的变化。当我们看到其他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要优秀时,家长们就忍不住自己的一些比较之心,他们就会说一些话语来刺激孩子。如,“你看谁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人家的家长都不让别人操心,而你怎么那么笨”、“你什么时候才能像别人一样优秀呢?”、“有时候我都感觉你是不是我们亲生的!”、“不就是让你做一些事情吗?你有必要这样大吵大闹吗?一点教养都没有!”、“白养你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当我们一次一次在孩子面前复述时,就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点批判孩子,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灵就会经历无情的打击。而这种打击最后产生的效果,是我们家长无法想象到的。 在很多父母的意识中,只要不打孩子,说两句,孩子是没有什么大不来的。其实有时候的话语的伤害,远比用肢体上的殴打要更容易让孩子受不了。殴打只是身体上的疼痛,而话语却可能会中伤到孩子心灵的深处。这种伤害是无法看出来的,它不像是殴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有了伤痕以后,带孩子看医生,用药物可以抚平孩子的伤痛;当我们说出那些伤人的话时,孩子就没有办法去表现出自己的伤痛,而这种真正的痛只会在心底中隐藏。当孩子隐藏的过多时,他们就会承担不起,而精神世界也会就从此而爆发。所以,我认为语言上的攻击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灵虐待。 很多数据显示,在童年时期受到过精神伤害的孩子,他们大多在成年后就会产生一些行为上的影响。他们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无法能够很快的适应,他们会变得敏感、孤僻。有时候行为过于极端,也会产生一种反社会的攻击行为。在我们对孩子进行一些行为上的纠正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可以管教孩子,而管教应是一门我们不断去研修的学问,要学会去禁止精神上的攻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精神上的建立,是需要父母用一种正面的情况去引领孩子,让孩子有一种平等的对待。 所以,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人天生就是会做父母的,我们都是在不同不断的犯错,不断的去调整自己,最终让孩子去慢慢的理解我们。但任何的理解都应该是在一种尊重的状态,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而不是用一种隐形的话语去刺痛孩子,造成孩子的一种精神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