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怀希望,开出最美的花 ——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陈宇 希望若在,一切皆有可能。 ——题记 黑暗残酷的肖申克监狱里,又来了一批新人,这其中就包括安迪。作为一名杰出的银行家,安迪的前半生无疑是辉煌夺目的,但一次误判导致安迪被困在了高高的石墙内,面对他的将是一个枯燥黑暗的新生活。 这里的生活沉闷,重复,压抑,很多人入狱之后都被现实、被时间磨平了棱角,不再挣扎,得过且过,就如老布,在监狱生活了五十年,得知自己要被释放后崩溃大哭,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这里的朋友这里的工作,这里体现着他的价值,但当他走进已经阔别了五十年的外面世界,他时时刻刻都感到慌张不安,他找不到归属感,最后选择自尽。 但安迪却不同,只要有机会,安迪就想改变点什么,他虽然住在监狱,但是他的心却从不属于这里,他没有一刻停止过追求自由,他抓住每一次机会给自己享受,给自己自由的呼吸。在阳台上他利用自己的天赋,赢得警卫队长请大家喝酒,阳光洒在身上,那一刻他仿佛自由人一般;他持续不断给参议院写信,一连六年一周两封,终于让参议院每年拨款给监狱修建图书馆;他私藏石锤挖通道,坚持不懈十九年终于得以越狱。在安迪坚持不懈的背后,藏着安迪的心灵支撑——希望,就像他不惜花费两周独囚的代价,让广播播放唱片一样,安迪的脑中、心中一直有着莫扎特的天籁之音,那是他们夺不走的宝贝,是这些高耸的石墙关不住的,那是坚定的信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想起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经典的一段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是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来,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成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很多时候,困住我们自己的,并不是外界的那些体制和世俗的价值观,而是我们自己经受不住日复一日的消磨,逐步适应,选择妥协,不再愿意改变,给自己的心灵设置了一道高墙,在习惯的老地方年复一年消耗时光,就如影片中安迪的那句话,“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自我设限,才是生活最大的监狱。而心存希望的人,始终积极去适应并且主动改变现实,无论什么处境都无法把他们钉死。他们就像落进石头缝里的草籽,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要蓬勃生长。 “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因为希望,安迪始终没有被禁锢。肖申克的救赎,救赎的不光是安迪,更是被生活监狱囚禁的芸芸众生。尽管生活艰难,但我们仍有选择:即使身在谷底,我们却依然可以仰望星空;即使深陷淤泥,我们依然可以向往诗和远方,只要心怀希望,哪怕是在荆棘丛中,也能开出最美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