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画”让科学学习更简单,让表达交流更直观 ——“一下科学”之《多变的月亮》我这样教

2021-10-10 19:31:49 

“画一画”让科学学习更简单,让表达交流更直观

——“一下科学”之《多变的月亮》我这样教

大学路小学宋志贤

月亮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天体,孩子们心中已经有月亮的样子,但是很少有孩子坚持长期观察过月亮,对于月亮是如何有规律的变化这个现象没有很好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苍白的语言抵不过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这节课通过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的方式来认识月相的变化现象,是学生所喜欢的。另外,剪一剪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安全剪刀进行剪纸,以保证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到底什么是好教案呢?好的教案应该是适合自己风格的个性化方案,同样也适合学生更容易学习。有没有认真备课,只要听课者走进教室就可以一看究竟,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看学生的反应情况,都能看出来老师有没有认真备过课,备的是不是有用的课。

备课不是“背课”,别人的教案不能照搬到自己的课堂。目前科学学科的地位又如此尴尬,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研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参》等,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学习对象来设计真正有用的教案。

分析内容来源,对应课标要求。

《多变的月亮》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大象出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指导学生针对“我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表达出对月亮的已有认知,再对照教师准备的月相图,比一比自己看到的月亮像哪一个?谁剪出的月亮在图中没找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等方法,来探究自然现象,认识月相的变化现象,并在探究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使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认识月相的变化,按照老师要求的观察方法,选择安全的观察地点、合适的观察时间,并在观察活动中做好观察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

1-2年级: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详细了解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一年级学生对奇妙的植物世界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植物的观察往往是盲目的、无序的、随意的,所以需要老师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和探究。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参考书》的要求,以及通过分析教材和了解学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说月亮、画月亮、剪月亮、比月亮,认识月相的变化现象;学生通过课后坚持长期观察月亮,进行记录,知道月相是不断变化的;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学生通过说月亮、画月亮、剪月亮、比月亮,认识月相的变化现象),攻克难点(学生通过课后坚持长期观察月亮,进行记录,知道月相是不断变化的),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我在《小学科学标准》定位到本节课的内容,知道本单元及本节课所指向的大概念。具体我是这样上的:

一、 猜谜语活动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生:月亮。

师:同学们猜的完全正确!这条谜语里都提到了月亮有哪些形状?

生:圆形和镰刀形。

师:(出示圆形和镰刀形月相图片)月亮是不是只有这两种形状呢?

生:不是!月亮有很多种形状!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变的月亮”。

二、表达交流:我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呢?

生:我见过弯弯的月牙!

生:昨天晚上的月亮是圆圆的!

生:月亮怎么由圆盘变成月牙的?

生:会不会就像一个圆饼被一口一口咬成月牙?

三、设计制作:画月亮、剪月亮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些自己见过的月亮的样子,下面我们在纸上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再用剪刀剪下来。我们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伤自己或同学。

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样子,并剪下来。)

四、事实证据:引导学生对比月亮

师:我们已经画出并且剪下了不同形状的月亮的样子。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不同形状,我们称之为“月相”,月相是不断变化的。老师这儿有一些不同的月相挂图,下面我们比一比,自己看到的月亮像哪一个,把各自剪下的月亮,贴在相应的月相图下面。

生:学生对比月相挂图,把自己剪下的月亮,贴在相应的月相图下面。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剪的月亮都能找到相似的照片吗?

生:找到了,照片中有圆月亮。

生:半圆形的也有!

生:照片中有月牙。

生:老师,我剪的怎么找不到这种样子的月亮?

五、观察:观察并记录不同日期的月相

师:为什么找不到这种样子的月亮呢?到底有没有这种样子的月亮,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观察月亮,了解整个的月相变化。

师:我们在观察月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离家近的安全观察地点,由家长陪同共同观察。第二,一般农历上半月可选择在晚上8点左右观测,下半月可选择在早晨6点左右观测。第三,坚持一个月每天不间断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师:由于一个月的时间太长,我们每个星期都要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带过来,和同学们一起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月亮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月相的变化,一年级的学生了解的并不多,认知比较模糊,学生剪出的月亮,蛾眉月和满月比较常见,其他的月相不太多,还有个别错误的月相,因此就需要对比教师的月相图来认识月相。而课后进行的观察月相,要能够坚持下来,就能看到完整的月相变化,同时在观察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把每天观察的月相画出来。

课堂中学生都能够画出并剪出自己见过的月亮的样子,但是在对比教师展示的月相图时,有学生剪出的月亮找不到对应的月相,这是为什么?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就要让他们每天观察月亮的样子,并画出来,这样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对月相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画一画”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通过画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所想所见;同时“画一画”也是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在没事的时候就会画上一会儿,画一画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表达交流的方式。 (实际教学中,还有学生借助奥利奥饼干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看到的月相变化,也非常有创意。)      

基于课程标准,深入分析学情,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坚持反思课堂,让反思伴随自己成长。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画一画”让科学学习更简单,让表达交流更直观 ——“一下科学”之《多变的月亮》我这样教 2021-10-10 19:31:49
学生进行“自我探知”比“直接得到答案”更有意义 2021-10-10 19:29:09
2021年暑假,一年教育叙事总结 2021-10-10 20:44:14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家长可以这样做 2021-10-10 23:06:02
概念图教学,需要注意这些事项(一) 2021-10-10 15:49:10
​让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2021-10-10 16:41:19
如何更好地选课题 2021-10-10 16:31:16
人间值得,岁月可期 2021-10-10 19:45:51
让态度“听”的见 2021-10-10 20:54:00
“你说你能干成啥?” 2021-10-10 2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