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选课题
齐小 李宁
一、正确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选准课题等于完成了研究工作的一半”
(一)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
1、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是关于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论性研究课题。例如:《对教育本质的考查》 《对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这类研究往往不是只为了解决当前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它对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应用研究课题。
应用研究课题,将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探索、将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探索、开辟应用的途径,着重研究如何把基础理论转化为教育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何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对教育规律的一般认识。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类课题着重考虑如何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教育实践联系来,有助于直接解决当前教育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主要包括的研究问题有: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具体应用问题的研究;操作方法问题研究,如实验研究课题、经验总结课题等。
3、开发研究课题。
运用应用研究成果,开辟新应用途径。主要是普及和推广一定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属于技术性、方案性研究。例:《现化网络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研究》。这类研究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研究工作相对容易些,它为某些教育方法、手段、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这类研究的成果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类。一是开发能够使用的各类教育教学产品。如: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等有形产品;二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或组织教育教学策略、程序等无形产品。
(二)选题的途径
1、从教育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选择课题。
从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中选择课题。这类课题社会价值较高现实意义大。
2、教育文献中选择课题。
从理论学习中或别人的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形成课题。从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
3、从日常观察中发现课题。留心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
4、从成功的经验中提出课题。
进行经验总结,探讨其中规律;设计教育实验,检验某种做法与提高教育效果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5、从有关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和规划中选题。
(三)选题的策略与方法
1、具体明确,“小”而“专”。
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易出成果。小课题研究有深度,价值不比大课题低。
分解大课题,在大课题中选小课题。把所要研究的问题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在问题具体化的基础上选题。
例如:把《中职学生创造力培养课题》分解成如下不同层次的三个问题:
A: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学模式(学习迁移指导法);
B:学生创造个性培养教学模式(主动思维训练法);
C:学生创造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创造技能课导学法)。
2、转换问题的提法,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
对一个常见的问题选择不常见的侧面进行研究。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从一般学校寄宿生管理限于生活管理、卫生管理方面中转移出来,从文化建设方面探索寄宿生思想教育与管理的新方法。
(四)、确定题目。
题目表述要规范,体现课题的特点。题目的表述要明确研究内容、范围、对象,甚至研究方法。如:《南宁市小学、初中学生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调查》。以下的题目表述不规范,体现不了课题的特点。如:“走进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以读促写,全面提高读写水平”“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三、课题论证
(一)、课题研究必要性(价值、科学性)论证
1、分析研究背景: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具体要回答的一些问题:
(1)、别人是否进行过同类或相关课题的研究? 取得了哪些成果?
(2)、别人的哪些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可以为本课题所继承和借鉴?
(3)、本课题研究有什么特点,本课题和别人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同类课题在研究的依据、目标、范围、对象、方法、思路、角度、途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4)、本课题是针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理论、现实依据)
理论依据:根据什么理论提出本课题。
现实依据:阐述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反映了现实教育实践、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所选定的要研究的问题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影响,解决后的作用。
背景分析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教育调查、咨询专家。
2、阐明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课题的研究成果对现在和将来的指导意义,对问题的解决提供什么指导原则。
现实意义:课题的成果能提供什么具体的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紧密围绕研究的宗旨,本课题阐述意义,不要泛泛谈些教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3、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落实基本内容和重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1)、课题的目标。
就是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寻求的对策。获得对某一教育现象及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认识。某一教育措施的规律性认识。
教育现象间的几种关系:
相关关系——两种现象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两种现象共同发生变化,但不能认定一种现象变化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或相反。
因果关系——一种现象变化明显是由另一种现象引起的。
无关关系 ——两种现象之间不存在互动关系,即使出现互动现象,也是偶然事件或样本随机误差的结果。
2、怎样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1)、区别工作的直接目标和研究的直接目标
工作目标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重在效果。
研究目标是:获得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即获得对某一教育现象及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认识,重在原因、方法、对策。
课题成功的标志是:达到预定的研究目标,而不是实现了某一特定工作目标。
(2)、确定课题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对课题进行分解,确定课题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将课题研究目标明细化、操作化。也就是明确课题研究从哪几个方面、哪几个角度、哪几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做法是:把课题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子课题),明确课题分几个具体方面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