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行线的性质》课例分析 郑州市郑东新区天府初级中学 张治宇 听了代老师的课,收货颇多,代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也能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会运用平行线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几何语言的掌握也比较好,学会了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几何语言。 引入新课,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线的特征的推导过程,难点是理解平行线的特征及运用平行线性质的解决问题,代老师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和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感知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关系;同时,结合三线八角,同位角、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为下一个环节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索打下铺垫。 课堂探究,学生通过动手画出一组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标出同位角,然后通过探究活动一的测量,验证某一对同位角是否相等,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这时,定理的猜想和实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从数学知识的逻辑 性和连续性考虑,让学生利用性质1、证明性质2和性质3, 并及时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符号语言,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三个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过程环环相扣, 重点难点突出,学生充分感受了推理说明的过程,体会到条件 结论的逻辑关系;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知识,在学习活动 的过程中体现师生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独立完成,写出解题过程展示交流等,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检测,选用的习题少而精,紧扣课堂检测的知识点和 重点,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充分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 代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课堂教学中个人感觉有个别地方值得推敲,一是需要强调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及联系;二是学生刚刚接触几何语言的书写,应该逐步规范证明过程;三是课堂练习较少形式比较单一,需要加强不同类型题练习。 总之,代老师这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结构严谨,尊重学生,给足学生思考空间。是一节较为规范的达标学数学课,值得我们学习。
张治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