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这件事

2021-10-09 13:05:32 

社交这件事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中心幼儿园贝乐园 徐媛媛

桐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上了中班之后,每天放学后都不肯走,非要和小朋友在幼儿园前面的的小操场健身器材那里玩一会再回去。桐桐妈妈说最近每天吃完晚饭,也一定要妈妈带她出去和小朋友玩。

昨天早上桐桐妈妈忽然说桐桐起床后,说什么都不想去幼儿园了。她和桐桐爸爸问了半天也没问出来。沟通后了解到桐桐好朋友楚楚最近生病没来幼儿园,而恰巧桐桐因为在区角活动乱跑,被老师没收了贴画。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了,而且在幼儿园又没有好朋友的陪伴,所以感觉自己受到了忽视、冷落。在成年人看来,这件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对于正处在人际关系敏感期的孩子来说,这些却是很大的痛苦。了解了原因之后,我和李老师及时沟通并表示了对桐桐的喜爱,其实很简单,就是摸摸她的头,抱一抱她,她表现好的时候及时表扬,桐桐就变得开心了,马上又和其他小朋友开心地玩了起来今天早上开开心心的牵过老师的手就入园了

孩子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偶尔在他们区角活动时或者解便时听到他们说说我有时候怕没人和我玩”“怕爸爸妈妈不高兴,不喜欢我”“最怕爸爸妈妈吵架”。在家人、老师的关爱下,在小朋友的陪伴下,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当孩子出现一些矛盾的时候,也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从而锻炼其社会性。

3岁前,孩子的喜怒哀乐主要从生理需要引起。从3岁开始,就会从满足生理需要向满足社会性需要过渡了。这也表明孩子开始进入人际关系敏感期。4岁以后,社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孩子要求与别人交往,希望被重视、关爱和肯定。在他们的人际关系敏感期,如果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就可以为孩子们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将来步入社会的人际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

有的孩子很希望有同伴交往却用错了办法,比如爱打人的天赐,在人际关系敏感期却出现多次攻击性行为,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责骂,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学会分享引导他把自己的折纸、玩具分享一部分给小朋友又如在孩子们的游戏中,每次都会有规则,孩子们会自己制订规则,并服从规则,如果自己的孩子太任性,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其学会合作。另外,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的社会交往也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时,很多时候是孩子动手比动嘴要快。所以,培养孩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不高兴了”“请你把某某玩具还给我”等。

孩子们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家长的交往,与老师的交往,还有与同伴的交往。影响孩子们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就是同伴间的交往在孩子们有限的三年幼儿园生活获得一身社交本领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社交这件事 2021-10-09 13:05:32
看见小男孩 2021-10-09 14:54:08
今天的“阅读时刻”有点儿惊喜 2021-10-09 15:26:37
唤醒经验、丰富认知,是深入学习本节课的关键 ——“一下科学”之《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我这样教 2021-10-09 15:36:42
时空守望 共话教学主张 2021-10-09 15:49:53
10月陈娇——崭新共读《教学勇气》 2021-10-09 17:30:08
《读懂学生》 2021-10-09 18:05:01
没有烦恼的老师 2021-10-09 18:48:54
如何“询问”有学问 2021-10-09 21:11:29
排队:“九曲十八弯” 2021-10-09 2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