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守望 共话教学主张

2021-10-09 15:49:53 

2021年925,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育项目华南师范大学班全体成员时空相望同聚线上,共话教学思想凝练的主题。参会的教师虽然都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深厚的学科教学积淀,但是当需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去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时,却不免“拔剑四顾心茫然”,“剑”虽已在手却不知挥向何方。无数萦绕心中的迷茫与困惑,在今日的专家引领及同伴的互助学习中终可窥得一线天光。

虽然只有两天的线上培训,可是请来的专家确是赫赫有名的教育界大咖,含金量十足的导师阵容,充分彰显出了华南师范大学作为金牌培训基地对学员成长的重视,在顶层的培训体系的设计上的匠心独具。

一.教学主张由何而来?

首位登场的专家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余文森教授,由于金水区与福建教育系统的伙伴关系,作为金水人我对于余文森教授并不陌生,多次现场聆听余教授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报告,对这场培训的期待值特别高。我的心中有许多亟待解决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我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生动活泼,设计巧妙的教学风格,也有着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长项,首先我善于与学生沟通,我信奉师生关系的相互成就,所以我的课堂评价语言丰富而灵活,一方面能够鼓励学生热情参与,一方面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引教学的方向;其次我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把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进行阶梯式的分解,化繁为简,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能够在活动或问题引领中逐步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与学生进行思维的对话,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教学主张应该与对话教学有关,但始终不知如何界定这些零零总总,如何生动简约地来概括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出系统完善的教学主张。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余教授的课堂,更加坚定了要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的诉求,好似心中有团不灭的火焰,几次辗转,多出反复,始终寻求不到喷薄而出的出口,有一种不吐不快的迫切感。余教授说无论是名师的成长还是名师的培养,主张的提出是关键,主张的研究是 核心。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我们的经验只有经过理性加 工和自我孵化,教学思考才能提升和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化、个性 化和学科化,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和提升,是理论与实践、认识与情感、知识与智慧的合金。对名师个人而言,提出教学主张就是给自己树立一面旗帜。在余教授的指引下,我逐步意识到,要想解决我目前面对的提取难,升华难的问题,我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做好教材化研究,使教学主张有根有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对教材钻研的 深度、角度,以及从教材中解读出来的意义和内容,是决定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名师对教材的研究和解读不仅要达到一些基本共性的要求,把教材的精髓内容和重难点,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要对教材要有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形成自己钻研和解读教材的独特视角,凝练出教学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这是给教材注入、渗透主张、思想、智慧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出体现和反映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也使主张变得厚重、丰富,有根有源,一步步验证,丰富教学主张,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隐性存在变成显性存在,变成教学内容的明线。从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不同章节、不同内容的零散知识点,挖掘内在联系,按照某个思路和线索串联起来,使其结构化。最后还要用教学主张作为教学的导向,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让教学个性、风格和自己的主张和思想相融合,一脉相承,成为教师人格的一部分和特征。

25日下午的杨剑老师也结合自身的教学主张三论教学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教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三论教学”教学思想就是源于教育实践经验,生于教育过程,在章鱼科学理论的引导,成于凝练与表达,用于教学实践的,这与余教授的理论指导不谋而合,沿着前人走过的路,享用着前人栽好的树,这是多么幸运的缘分啊,与大师对话,在大师的启迪下做事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杨剑老师非常形象地提出了许多教师在凝练教学思想时面对的一种窘境非常像我的如今的状态,就是“只会生小孩,不会起名字”,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在教学主张的凝练中,最可怕的是寒窗苦读十年,却用两天时间决定自己未来的专业与方向,埋头苦干后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所以如何命名关系到研究方向的把握,关系到日后在进行思想或主张解析的价值取向。杨剑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多读书吧!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切实的答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独立的人格与思考,没有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新思想与行为,所以思想的凝练不是外力和旁人能够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关注笔者的思想,关注笔者的遣词用句,也许就能找到那个与自己思想相同,打开困局的核心概念词,在求知时,把学进来的东西,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奇妙地发生“化学作用”,变成你自己的养料。核心问题如果能够迎刃而解,与自己真正的教学思想完美匹配融合,那后面的工作就会顺利高效,为思想找到生长点后,再去丰盈去论证去发出枝杈就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读书而能共鸣,是需要大量地阅读专业书籍,读中有思,思中有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书,期待由质变到量变的理论升华。

二、教学主张怎么而来?

26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金飞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智性学习——兼谈名师如何提炼教学主张》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他详细为我们界定明晰了一系列与教学主张相关概念的内涵,指出了教学主张凝练与形成的方法,并以他的教学主张“智性数学”为例,将教学主张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为我们娓娓道来。

他认为首先教学主张指教师个体在对教育哲学和教学理想有一

定认知、对教育教学规律有深刻理解、对学科课程有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富有特色、高度统摄的,对教学是什么和怎么做的见解和立场。

其次教学主张是思想与理念的深度聚焦、学科与特质的准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系统性、价值性、生成性和发展性等显著特征。教师的教学主张是教师教学认识、教学情感、教学意志和教学行为的融合体,一般分为教学观念主张和教学行动主张。再次教学观念主张包含教师对教学目的、价值、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的认知。教学行动主张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组织、教学交往、教学评价等具的教学行动的看法。

我深深感受到名师之所以名,并不在于一节课的得失,更在于是否能够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主张,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也是成为名师的必经之路,教学主张蕴含着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感和意志,坚定必成的信念勇于做实践的思想者和思想的实践者, 努力克服教学主张的无效性和片面性,以学生为对象,从行动研究入手,以理性精神观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丰厚自己的教学理论,就一定能生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同时要把握好三步流程,一是定期总结,聚焦教学智慧关键词,使教学主张概念化。我决定以大量阅读专业书籍作为突破口,来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最佳答案”;二是依托课题,深度凝炼提升主张,使教学主张理论化。这个思路与我提交并顺利通过立项的省级教科研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一脉相承,我的教学主张也应与对话教学相关,需要在顶层设计中进一步提取凝练,找到教学主张的生成点。三是反复实践,进一步固化主张,使教学主张课程化。这就需要把教学和研究合二为一,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让 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断 提升教学的品质、水平和境界。理论研究让名师有开阔的视野和理论的高度,把自己的教学主张看透彻、想清楚;行动研究让名师有务实的态度和实践的精神,让自己的主张生根、开花、结果。身体力行去践行陈金飞老师所提出的炼制与形成教学主张的六种具体方法:

1.从过往鲜活的教学经验中“长”出来。

2.在经年累月的教学实践中“树”起来。

3.于典型课例中提取精髓。

4.把理念、策略“接”起来。

5.由学校文化整体背景选定。

6.从学科的特质与规律中掘出内核。

把课堂当作实验室,当作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理想的实验室,通过实践,不断实现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理想,同时也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理想。

  三、教学主张如何来论述?

当教学主张有了准确简洁的表述后,就要走入实证研究,用理论与实践为教学主张构建起扎实,经得起推敲的理论体系,从教育观、方法论、教学论等多个维度去论证教学主张的合理化与发展性,设计出可以推广的教学范式,让我们的教学主张,可谈、可论、可用。在此之前由于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没有达到名师的高度,导致我极少阅读关于教育思想方面的书籍,也缺少这方面的深入思考,对于教学主张如何来解析,如何来论证简直是一头雾水,最快速的学习就是来自于典型范例的学习,如今专家的引领如同雪中送炭恰到好处,陈金飞老师带来的智性教学案例,杨剑老师带来的三论教学案例,清楚直观地解决了我的困惑。

陈金飞老师在“智性学习”教学主张的形成过程的讲解中,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记录了数学“智性学习”课堂的探索历程的四个阶段,孕育——形成——发展——相对成熟,每个阶段都出现了相关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成果,一路走来思考环环相扣,纵深发展为三大主张,主张儿童本位的数学智性学习研究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真实的、深邃的,是教育过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从而提炼出教学主张的三大目标。其次,对数学智性学习课堂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理论,论据更加饱满,展示了在巨人肩膀上的延伸发展的思考探索。接着,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例,用表格法总结出了“智性学习”课堂范式,提出了“智性学习”课堂实施策略,使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不仅有据可以,更可以操作推广,成为可以用可以学的思想体系。最后对“智性学习”课堂实施效果从课堂生态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形态的进化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进行了图文并茂,大量实证的论述。

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学主张的全貌一窥究竟,为我安排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工作给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顶层设计能力上的不足,首先我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仅需要阅读数学专业的相关读物,也要重新捡起学生时代的课本再次去阅读教学论,去阅读教育学的思想流派著作,重新反思自己的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用一种读书人的情怀去感悟教育、理解教育、践行教育,用读书得来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一种读书人的睿智去体验和感悟教育。其次,我要在专家的引领下着力学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反思教育教学中的所得所失,反思教育行为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是否适合孩子,是否能有效引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具备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跟风,不因今天的模式风格而邯郸学步,不因所谓的经验而无所适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维,不因浮华而盲从,不为浮躁而跟风,在日新月异的新观念中守住常规,做一个有个性风格的教师。最后,还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用教育思想不断引导着自己的教育走向,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使教育思想不能仅困于教学之中,而要坚持教学教育人生的方向,打破思维定势,拆除思维的围墙,论证深挖学习的本源,打造出属于自己叫得响、立得住、站得牢的教学主张。

《做有思想的师者》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对教育、教师职业和我们自己的思考仅仅停留在个人的教育经历上,而不曾仰望过更加辽远的教台天空,不曾站在更加超拔的思想高峰,不曾深入到更加幽微的文化机理,那这样的思考也许永远都难以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教师。”仰望可以凝神,居高可以察远,而洞幽可以烛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来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而思想的深化则需要借助于阅读,借助于与其他思想的碰撞。两天的线上学习紧张而又快乐,辛苦而又幸福,在与专家和同伴的思想碰撞中逐步明晰了教学主张的内涵,听取专家对于我们这些学员代表的教学主张浅见的剖析,也是对我个人提醒与鞭策,“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准特色;深入刨析自己的教学主张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教学主张命名”等实行有效的建议让我们感受到提出教学主张的任务是我们这些草根名师可触摸,可践行,可实现的, 教学主张的凝练如同荷塘效应,思考如荷叶,无论多么大的荷塘,在荷叶长满整个荷塘前一天,只是是大于50%的面积,当我们有足够的坚持,足够的积累,足够的思考,就能够在仅仅一天时间,实现以前无数天期望的成功,迎来满塘花开的幸福。坚持到底期只待破茧成蝶,拔节生长的那一天,期待“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柳暗花明。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时空守望 共话教学主张 2021-10-09 15:49:53
10月陈娇——崭新共读《教学勇气》 2021-10-09 17:30:08
《读懂学生》 2021-10-09 18:05:01
没有烦恼的老师 2021-10-09 18:48:54
如何“询问”有学问 2021-10-09 21:11:29
排队:“九曲十八弯” 2021-10-09 21:10:42
备课?背课? 2021-10-09 21:09:23
依托单元习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修改能力 2021-10-09 21:36:56
抓住教育契机 2021-10-09 21:28:37
情绪环境是克服拖延症的隐形助力 2021-10-09 23: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