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带来的思考

2021-10-10 21:45:56 

“双减”带来的思考

“双减”政策的颁布给社会带来了震荡和改变,很多家长特别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有人说,培训班、补习班本质上解决的并不是儿童的问题,而是家长的焦虑问题。这些补习班撤销之后,很多家长的焦虑变得无处安放。

“双减”政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定是有意义的。因为今天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失控的状态,不光是资本的介入,越来越多的人在“剧场效应”里被内卷。

“剧场效应”指由于个体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引发其他成员效仿而导致集体秩序失衡,整体利益受损的现象。

说得通俗点,就是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排的人站起来了,后面的每一排为了不被人挡住,也纷纷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看电影,所有人都回到了原点。其实看的还是原来的那场电影,花的还是原来的钱,但每个看电影的人,切身的感受是,都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而自己买的座位也白白浪费了。

爸爸妈妈那时候的高考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没有补习班,大家也不择校,能考上就考,考不上就做其他工作,我的很多同学还主动放弃了高考。在今天,这是不可想象的。

这些年,课外补习班的出现,让“剧场效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焦虑。因为这些机构把考试技术已经研究得非常透彻了,如果不刷题的话,就无法获得一个好的成绩。

恶性竞争造成的各类精神类疾病(如抑郁症等),其实是一种能量的缺失这样的恶性竞争也使得抑郁症成为了青少年阶段的高发病,这让人非常痛心。很多人倾向将“抑郁症”解释为一种心理上的疾病,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抑郁症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能量的缺失。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那么辛苦地学习,能量完全没有补充的时间和机会,必然是很容易抑郁的。

过去,很多父母也打骂孩子,但却没有那么多罹患抑郁症的情况。因为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自由的,他们可以在自然、劳动以及同伴关系中获得能量的补给。今天,他们的时间被完全挤占,孩子们成为了工具人,即学习的机器。

很多家长在孩子得了抑郁症之后,不是让孩子休息,补充能量,而是送到医院,用医疗的手段让这些症状消失,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很多孩子选择了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抗争。这损害的不仅是青少年的利益,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童年是一个人积攒能量最关键的时期,孩子在和自然互动的时候,会获得来自大自然能量的补充。过去的孩子有大量的时间在自然里游戏,但今天,这些能量的入口都被封起来了,他们从一出生开始,能量就处在一种消耗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状况。

我们为孩子创造好的幼儿园环境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构建一个能量场。院子里的大树、小花、小草、小鱼、小乌龟、小兔子……方寸之间,与天地共感,充满了自然的能量。童年是一个人积攒能量最宝贵的时期,这份能量积攒下来之后,要供一生来使用的。

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让教育回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觉得是非常有价值、有必要的。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双减”带来的思考 2021-10-10 21:45:56
解读孩子“发射”的密码 2021-10-10 21:47:22
面对“双减”,家长应该做什么? 2021-10-10 21:46:39
双减”背景下,对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 2021-10-10 22:35:02
《平行线的性质》课例分析 2021-10-10 22:20:40
做师生能同频成长的教育 2021-10-10 22:46:39
重读《爱弥儿》 2021-10-09 10:12:31
从电影里学智慧 2021-10-09 06:37:14
丰富的阅读活动促进思考走向深入 2021-10-09 06:34:43
对主题教研的一点思考 2021-10-09 08: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