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发射”的密码
场景一:
最近为了配合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我们鼓励孩子们都从家中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玩具,利用午餐前的自由活动时间和同伴一起分享介绍这下可乐坏小凯了。
小凯平时就对各种各样的汽车特别感兴趣,这回从家里带来了一辆限量版的法拉利跑车玩具。班级里的男孩子们对他的这辆跑车玩具都非常感兴趣,小凯也忙着向他们介绍。午餐前,小凯的这辆跑车玩具又是人气最高的,大部分男孩都围在车前想要和他交换玩具一起玩,小凯忙得不亦乐乎。可是我却发现,在玩的时候,他时不时地扭身体,即便是介绍他的爱车时,也是!要知道他平时介绍的时候最一本正经了,不会有这个小动作的呀!想起小凯外婆在面谈时说过的,当他玩得尽兴的时候就喜欢憋尿,会尿裤子,希望老师时刻提醒他上厕所。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这时我看看午餐时间也差不多了,就请小朋友们收好玩具,进盥洗室洗手,准备午餐了。小凯放好车子,一转身嗖的一下冲进了盥洗室,嘴里还说着:哎呀哎呀!我急死了!急死了!哎,刚才看你玩车时,可真是一点也不急啊!
场景二:
和孩子们在户外玩好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回来后,每个孩子都情绪高涨,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是请孩子们进入盥洗室盥洗,可是蕊蕊从盥洗室出来后就嘟着个小嘴,满脸气呼呼的,问她原因也不说,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嘟着小嘴,很是生气的样子。
我走进盥洗室,和里面的孩子聊聊,明白了原因。原来,刚才小朋友一起拥到盥洗室里,由于人多马桶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可蕊蕊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她就动起了“武力”,结果小朋友们集体谴责了她,没让她做第-......
在下午的阅读活动时间,我特地选了一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我告诉孩子们蚂蚁跟自己的朋友都很友好,不管有多少蚂蚁,它们从来都不挤,排着整齐的队伍。小朋友似乎很有感悟。于是我说:“那我们在盥洗室里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向蚂蚁学习呢?”他们很积极地表示同意。我们一起学了蚂蚁的儿歌,让他们在排队的时候复述:“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此时,我看蕊蕊低头不作声了,我知道,她明白自己的问题了。
渐渐的,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她第一个小便。”......
场景三:
午餐后是孩子们都爱的玩具分享时间,今天一早来园琪琪就兴奋地告诉我,今天她带来了一个会唱歌的芭比娃娃,是妈妈从美国带回来的,今天中午要拿给小朋友们看看。
可是吃完饭洗漱后,她就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无精打采。因为在午餐时我就发现今天琪琪的胃口不是很好,拿着小勺子在碗里拨来拨去,吃饭也不像之前那样一口接着一口,于是我一直留意着她。问她怎么不把芭比娃娃拿出来给好朋友看看呢?她表示不想拿了,感觉肚子有点痛。我一摸额头就知道,她肯定发烧了,拿来医药箱的温度计一量,果然有热度。于是,先请她喝了一杯温水,然后带她去了医务室。
幼小的孩子,在语言表达上非常有差异,很多内心的想法与需要,往往通过他们的形体、表情“泄露”出来。比如场景一中,扭动的身体泄露出了小朋友内急;场景二中,蕊蕊生气的表情,表现出她情绪疏导的需要;场景三中,孩子突然反常的情绪表现,常常伴随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当一个老师掌握孩子发射出的“密码”时,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自然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