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态度“听”的见

2021-10-10 20:54:00 

让态度“听”的见

郑州市二七区红樱桃实验孩子们  李卫华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生气吗?”

“我很理解你,但你不能这样发脾气哦!”

当孩子在愤怒、委屈、伤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孩子不会向我们倾诉他的委屈,也不会分享他的情绪,甚至不愿意让我们去继续“安慰”下去。

我们会苦恼,会生气,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并不愿意和我们有过多的交流,特别是出现矛盾或者问题的时候。孩子经常在我们的话语面前止步。那么,究竟我们怎么样去说孩子才会听到我们的话呢?怎样的话语才能让孩子向我们吐露心声呢?

可能我们自己认为该学习一些说话技巧、语言交流技巧,我们内心了解倾听、安慰、实现孩子的愿望等等方式会让事情处理好,能够让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但是,生硬的技巧都不如我们真实的态度来得实在。因为,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提到: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也许我们知道倾听是了解孩子们之间冲突、走进孩子内心的一个好办法。但难的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这需要我们很用心和认真的去观察和思考,才有机会看到孩子的内心,从而准确的表达出孩子的情绪。

不管是安慰孩子的悲伤情绪,孩子帮助孩子克制愤怒情绪,都需要我们先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只有知道孩子内心在想些什么,知道他们正在经历着什么样的情绪,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出合适的方法、组织合适的语言来帮助孩子。

但事实上,真正了解孩子的情绪并不那么容易,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还需要我们真诚的态度。具备这些,我们才能够用稍带安慰和针对性的话语来帮助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比如:“这对你来说太不公平了,你一定很生气!”

不要担心孩子不接话或者听不懂我们的语言,因为真诚的态度是能够感受的到的。对待孩子,我们需要一百二十分的爱心和耐心,加之真诚的态度和付出,才能不负教育,不负成长。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让态度“听”的见 2021-10-10 20:54:00
“你说你能干成啥?” 2021-10-10 21:36:05
“双减”带来的思考 2021-10-10 21:45:56
解读孩子“发射”的密码 2021-10-10 21:47:22
面对“双减”,家长应该做什么? 2021-10-10 21:46:39
双减”背景下,对作业设计的一些思考 2021-10-10 22:35:02
《平行线的性质》课例分析 2021-10-10 22:20:40
做师生能同频成长的教育 2021-10-10 22:46:39
重读《爱弥儿》 2021-10-09 10:12:31
从电影里学智慧 2021-10-09 06: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