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摒弃功利心,做纯粹教育 文/荀敏霞 今年一开学,我拿到分班名单时,一个名字跳到我的眼前,怎么这么倒霉,他又分到了我们班上。唉!难道上辈子我欠他不成,竟然这么有“缘分”。 他写作业慢得不得了。去年,没有课后延时,在家写作业,他每天都能写到12点多。延时之后,老师看着他写作业,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天天都能把老师急死。尽管老师在他的身上花费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可期末考试他仍然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不及格。在他身上,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挫败感”。 既然事实已定,那就平静地接受吧。平心而论,这个孩子只要不提成绩,其他方面都挺好。上课回答问题时,口头表达是没有问题的,特别爱动,热心班级劳动任务。 回想去年一年对他的管理,我都在成绩上跟他死磕着,生怕他拉低我们的平均分,除了催他交作业,几乎跟他没有别的话题,可他的考试成绩依然是班上倒数第一。 思考再三,今年不妨对他放平心态,泰然处之。暂且先把他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待。因为他在第一排就座,我们班的收作业习惯是,语文作业交到第一排,当然,这个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因为去年一年他都跟着我,对这个流程也非常熟悉。所以,第一天收作业,只有他们小组整理得最好。一个个本子、一本本巩固,就像艺术品一样,被他排列得整整齐齐。 之后,我在班上就把他们小组的作业排列,当成样板在班上进行展示,告知其他收作业的孩子,以后收各科作业都要照着他标准做。那一刻,他的脸上分明露出了得意的神情,这是我第一次在他的脸上看到这种自信阳光的笑容。这个笑容深深震撼了我,这才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脸上应该有的笑容。 那天,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语文巩固的讲评课上,他的听课状态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听得特别认真,订正的字也很工整,可以说,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他能写这么工整的字。下课我就把他叫到了我身边。我跟他说:“你的巩固上,这两个订正的字真工整,都说‘字如其人’,只有这两个字才配得上你这个人。如果,你的巩固都能写得像这两个字一样,坚持一周,我就在班上给你写一封表扬信。” 表扬信,可是我们班最高级的奖赏规格,这他很清楚。他听后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真的吗?老师,你真的可以给我写表扬信吗?” “谁都可以得到我的表扬信,就看你自己努力不努力了。”我回答道。 我又根据他爱动的特点,让他负责清理班级的垃圾桶。因为我们学校管理的习惯是在早读时候检查班级卫生,因此我跟他交代,要比平时早到校。还真别说,他值日这一周,每天都把垃圾桶清理的干干净净,里里外外都被他刷了一遍,不太新的垃圾桶在他的打理下,又发出了低调的光芒。 第一周结束,我对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时,对他赞赏了一番。谁知,下周一到校,他就让我看他的作业,完成的特别好。对于他我还要求自己,每天跟他说一句话,这句话不一定非要跟学习有关,努力跟他搞好关系。几天下来,他有了明显的改变。精神面貌上改观了不少,在走路队时,他能走到队里了,下午延时写作业时,也不似从前那样慢了。没想到,我只是换了一种处理方式,他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这让我不得不反思,什么是教育?难道教育就等同于万里江山一片红的高分吗?以前,自己真的是太功利了,只顾盯着自己的成绩,没有把个性鲜明的孩子当成人来对待,既让自己痛苦,又让孩子痛苦。 今后,我要摒弃功利心,做到眼中有人,胸中有爱,因材施教,因利势导,做纯粹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