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追星那些事儿

2022-07-09 23:35:00 

小学生追星那些事儿

梦溪路小学 李憬然

想到这个话题,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所以这篇文章从有想法到下笔仅不到一分钟。

作为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儿,对明星也稍有了解。他们或积极向上或“搞事情”,或热心公益或自私谋利,或低调搞事业或高调博眼球,或无视谣言精进技能或偷懒狡辩“躺平摆烂”,或严于律己亦或“闷声干坏事”,指不定什么时候给你来个惊天大瓜,让你惊掉下巴。所以每个领域都有好人有坏人,有令人不齿的黑暗却也有值得追寻的光亮。

其实近些年,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许许多多的公众人物也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趋势。但即便如此,在我周围依旧有不少人将小学生追星视为堕落、叛逆,是不被理解和接受的。他们对现代许多年轻明星似乎有着难以改变的刻板印象,满怀偏见,提到就是皱眉撇嘴加嫌弃。

作为教师,会偶尔看到学生用着印有少年偶像的笔、记事本、便利贴,会看到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偶像小卡、明信片,会听到学生随口就哼出一句网络热歌,甚至有学生会试探性地试图与老师交谈自己的偶像,会在作文里提到自己的偶像。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学生过于早熟,是虚荣跟风,很容易学坏,但我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最近很火的陈奕迅的《孤勇者》,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传唱度空前绝后,其实从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价值取向。在网络视频中,《孤勇者》常与消防员战士、医疗工作者、警察、环卫工人等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相伴出现,歌词十分正能量,传递着对广大基层工作者的感恩与敬佩。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内心是纯洁的、阳光的,在互联网中的价值取向是非常积极向上的,这种看似盲目的“追星”、“赶潮流”,其实也有积极的、良性的,充满正能量的。

所以,既然现在的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孩子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明星偶像,那么我们与其与孩子针尖对麦芒剑拔弩张,不如试着去了解与接纳。时代在进步,思想也要不断进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侧面影响,潜移默化地匡正孩子的追星思想,让他们知道追星应该追什么?怎么追才是正确的?

前段时间在手机上看到一位妈妈分享自己孩子追星的小事,这位妈妈偶然发现自己的女儿指人时不是食指伸直而是食指弯曲。通过与女儿沟通,发现女儿最近在追一个少年偶像团体,团内一位成员十分有教养,较注重礼仪。这位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女儿追的是这样的偶像啊!阳光向上又有教养,如此追星又有何不可呢?

是啊,孩子追星无可厚非,我们不应过度担心,毕竟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比如过去爸爸妈妈一辈穿喇叭裤紧身衣,听电子舞曲,喜欢周润发、刘德华;后来的人们也会买磁带、唱片,守着电视为自己喜欢的歌手投票,去听他们的演唱会;到了现代,有了饭圈,年轻人会追“爱豆”、买周边,为偶像打榜。每一代人都需要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寻找一个投射,我们可以叫它“美的向往”。想象一下,孩子在烦恼、无奈又疲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人出现,他或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聚光灯下光鲜亮丽,十分完美,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心之所向啊!有时候正是这种美好帮孩子看到了自己更美的一面,甚至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些都是正能量偶像给孩子带来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啊!

但是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才能引导孩子正确追星呢?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边界教育。即告诉孩子追星时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比如用父母的钱为偶像过度消费是绝对不能做的,父母可以教孩子正确规划自己的零花钱,在满足自身日常零用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追星花销,同时父母不给予额外的费用支持。

第二,价值教育。父母要引导孩子思考:明星是很美好,但他是否值得你花费所有的时间去追求?你到底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什么?你能把他的哪些优点内化为自己的优点?比如,你的偶像注重身材管理,那么你能不能向他学习,健康饮食,热爱运动?如果你的偶像唱歌很好听,你能不能也试着发掘一下自己的音乐才能?如果你的偶像会说多种语言,你能不能也试着学好一门外语?如果你的偶像忙着演艺事业的同时还能考上目标的大学甚至被保送,那么你能不能也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我们需要让孩子把对明星的这种向往与喜爱转化为孩子对自身的提高与追求,让孩子追星更有意义,也让孩子更愿意培养自己,热爱自己。

第三,关系教育。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追星,不要急着去责备他们,更不要把他们往外推。可以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关心过你的孩子了?这里的关心不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更多的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想一想你对你孩子的了解多于他的朋友、他的同学吗?你的孩子为什么会追星?你的孩子追的是谁?追的是一个怎样的人?他都为偶像做了什么?因为偶像有何改变?如果你很少陪孩子,很少了解孩子追星的缘由,却又很想把孩子引上所谓的正途,于是开始生硬地教育孩子,与之理论甚至争吵,那么只会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使其内心更加矛盾与混乱,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当你的孩子宁愿将所有的苦闷与烦恼、热情与欢愉寄托在一个遥远的偶像身上,也不愿与你有只言片语的交流时,那才是孩子人生的危机与警告。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他们能否在这张白纸上勾勒出理想的蓝图,与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孩子追星不可怕,教育与孩子失联才最可怕。所以,大人们,不要焦虑,不要恐惧,试着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所爱,说不定你会在孩子的教育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小学生追星那些事儿 2022-07-09 23:35:00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2-07-09 23:29:57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2022-07-09 23:25:41
避免“低估”教学 2022-07-09 23:39:54
这节课的教学评价设计 2022-07-09 23:37:51
撷一段情缘,赏一片美景 2022-07-09 23:35:07
浅谈分层教学 2022-07-09 23:58:50
别让学生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2022-07-09 23:55:06
中途接班,我这样开启线上第一课 2022-07-09 23:59:05
相伴走过一年级 2022-07-07 17: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