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2-07-09 23:29:57 

各位其美、美美与共

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课就是把每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再现、整理、归纳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沟通,并进行查漏补缺,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问题:为什么每到学期末,我们总觉得难熬,领导又反复让我们放平心态,不要和学生较劲呢?

症状:作为数学老师,每学期到期末都很焦虑,因为我们要进行整册数的整理和复习,此时往往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老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口水乱飞、嗓音发哑,努力多讲几道题,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记住、学会,考试的时候会做题。可是学生是什么个情况呢?会的学生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没心听讲,不会的学生如坐针毡、敷衍了事,不求甚解。相信此时的你一定有无数的怒火,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分析:其实纵观大多数老师的复习课,要么是单纯的做卷子+讲评,要么是把书上的练习题再练一遍。学生每天都泡在题海中,这套卷子上的题还没有完全消化完,下套卷子又来了。或者书本上已经反复做过的题老师还让做,感觉没有意思。而且老师为了多讲几道题,课堂上只听到老师在吧嗒吧嗒的讲,基本没有时间与学生互动。忽视学生的存在的课堂,看似练了好多套题,可是效果并不好。针对原因,通过近期的复习课学习,让我看到了灌输式复习背后的弊端,看到了别人课堂是思维可视化复习的路径,让我忽然悟到了破解当前燃眉之急的病症。

对症下药之一:利用思维导图,让思维遍地开花

随着学习和反思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认知结构逐渐趋向完善的过程。他们对概念要明白,方法要清晰,条理要逻辑,此时思维导图不失为学习的有力抓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推动认知进阶。思维导图的绘制由帮到扶、由扶到放。具体如下:

第一、二单元思维导图,我带着学生一点点的在A4纸上进行完善,在绘制的过程中,架构本单元知识间的联系,

第三、四单元,给出现有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绘制,知识点之间是如何架构起联系的。

后面的单元,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画,画出的图精美不精美是其次的,重点是能让别人从图中读懂本单元所学知识及联系。

最后,每个学生本册书中每单元的思维导图装订成册,放在班级柜子上,每天每个人需要翻越5本别人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最后一节课进行交流。

通过绘制、展示、交流,让思维在绘制中遍地开花,让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到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复习效果。

对症下药之二:利用“摘题”的游戏,让思维分层体现

相信很多学校都搞过元宵节的“猜字谜”游戏,你看那学生满操场跑着找他会的谜语,别提有多高兴了。这给了我启发,如果我们数学课上,也让学生这样兴致盎然的跑着找他会做的题,相信他摘走的那道题一定对他印象特别深刻。基于此,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每天每人在家用便利贴出好一道题,并且根据平时所学标出它是属于几星题。第二天到班级后,把题贴到四周墙壁和黑板上,上课伊始,同学们开始摘题,每人只能摘一道。先自己解答,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加星,如果有没有做出来的题,相应的还要扣除星星,这就促使学生在摘星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多得星星而摘难度系数比较大的题。并把每天摘下的题贴在小组的笔记本上,复习课结束时算每组最终的星星颗数,获得星星较多的前三名每组每人各发一张奖状。

通过“摘题”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有所选择,体现了分层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自己出题、摘题、解题、同伴互助、全班分享等环节,达到在学习知识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的。一节课真正弄懂四道题,真正理解同学们所讲的几道题,我想,这比老师单纯的讲一套题的效果都要好。

传统复习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创新复习内容,改变复习模式,让复习课也能上出新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失为一种很好地教学模式。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2-07-09 23:29:57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2022-07-09 23:25:41
避免“低估”教学 2022-07-09 23:39:54
这节课的教学评价设计 2022-07-09 23:37:51
撷一段情缘,赏一片美景 2022-07-09 23:35:07
浅谈分层教学 2022-07-09 23:58:50
别让学生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2022-07-09 23:55:06
中途接班,我这样开启线上第一课 2022-07-09 23:59:05
相伴走过一年级 2022-07-07 17:26:50
只要心中有爱,到处都有阳光 2022-07-10 05: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