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

2022-07-09 23:58:50 

浅谈分层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的学生擅长艺术,有的学生擅长数理逻辑,有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天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提到“针对性”,不得不说一说“分层教学”,那么什么是“分层教学”呢?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可是,分层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教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一系列的问题引人思考。

通过查看一些资料,部分老师采取的是以最明显的成绩作为分层的依据。一个班级,根据成绩的好中差分成三个不同的组。成绩好的是一组,成绩中等的分成一组,成绩差一些的归为一组。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分层之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1. 两极分化。同一个老师在班级所教授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所以,考察三组学生对于掌握知识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成绩好的学生布置一些拔高的作业,成绩差一些的布置的则是最基础的作业。成绩好的学生培养是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能力,成绩差的学生培养的是基本技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长此以往,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2. 心理标签带来负面影响。成绩本来就是动态的,这样也造成了分层的难度。原本成绩好的学生由于一次失误被分到了成绩差的组别,自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心理的落差会变大。那么,一直被分到差生组的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都不利于这些学生的发展,他们甚至自暴自弃。

3. 家长的不满。长期给学生按照成绩分组,也会让家长不认同,引起不满,长期来看,可能让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

      显然,仅仅来依靠成绩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显然太单一,而且违背了“分层教学”的意义和目的。我们要对分层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分层应该有四个标准,即智力测验,学业成绩、个性爱好及潜能特长。分层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指导;分组的目的,是在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互补。分层不是为了淘汰,而是为了提供合适的教育;分层不是为了培优,而是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别、水平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师应该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1.小组合作,优势互补

教师应努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对于小组的设置,要优生后进生中等生兼备,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之间互帮互助,比如,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对中等生、后进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查,督促提升,达成互相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2.分层设计作业,巩固知识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去精心设计。例如:通过作业的不同难度或者数量来体现差异;通过不同作业类型来体现学生学习风格或兴趣的差异;根据学生前一次作业诊断出的问题,布置跟进性作业,体现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差异。这样,既缓和了后进生畏难的心理,又增强了他们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收获成功喜悦。

3.分层备课,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不同程度学生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后进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中等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优等生能达到熟练运用。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

     当然,实施分层教学还需要我们多研究、多探索。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针对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每个孩子的成长。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浅谈分层教学 2022-07-09 23:58:50
别让学生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2022-07-09 23:55:06
中途接班,我这样开启线上第一课 2022-07-09 23:59:05
相伴走过一年级 2022-07-07 17:26:50
只要心中有爱,到处都有阳光 2022-07-10 05:33:10
这样的我 2022-06-23 14:45:35
数学小讲师——讲数学,促思维 2022-07-10 07:20:17
能“略”就略——以《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为例谈小学高段略读课文的教学 2022-07-10 07:14:05
我的妈妈 2022-06-23 14:47:12
让爱流淌在心间 2022-07-10 07: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