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小讲师——讲数学,促思维
二七区兴华小学南校区 李亚阁
在数学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我开启了“数学小讲师活动”。
在“数学小讲师”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学生们经历备题、讲题、录题等过程,之后指导或引领学生在班级里开展互教互学活动。在“数学小讲师”活动中,需要我们精心选择内容,系统设计过程,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一)示范模仿 ——听懂别人怎么“讲”
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刚刚开始接触“小讲师”这个活动,对其要求还不是特别清楚,我们教师们要为学生们提供模板。还可以自己或者找班级优秀的学生录下讲题视频,让其他学生从视频中模仿学习如何讲课。
这个阶段,由于学生们刚开始接触,我是在课堂上带领着全班学生一起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先从题目中所要求的数学问题入手,要想解决数学问题就要找到题目中对应的数学信息,再依次来引导学生们读懂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找准其中含有的数量关系,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布置作业 ——尝试“讲”给别人听
有了第一阶段的示范,大部分学生也都掌握了讲解的重难点,知道了要从数学问题入手,再找准其中的数学信息及其数量关系。这时,我们教师们可以开始尝试着给学生们布置了小讲师视频作业,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但是在表达的时候要逐步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
这个阶段,我会布置完相对应的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着进行说一说,并且可以录制成视频形式,还可以发到自己所属的数学小组群里,教师可以查看学生讲的情况,并且及时给予指导,让讲的不好的学生可以及时进行修改订正。
(三)展示回馈 ——知道怎么“讲”更好
在这一阶段,我们教师们应该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讲一讲。这个阶段,我们教师们可以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要求学生们自己现场讲一讲,并且还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讲解的互评,引导学生们向优秀的小讲师学习,进一步明确怎么讲更好。
这个阶段,我会在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现场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听并且进行进行思考,在学生讲完之后要听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回顾反思学生刚刚讲解的过程中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是需要改善的?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以便于学生们都能掌握好的讲题技巧,更好地成为优秀的“数学小讲师”。
“数学小讲师”活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上从被动变成“主动”,开展的过程层层递进,为学生的数学表达提供了“方向”“动力”,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续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