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空白”留给学生

2022-07-10 08:38:56 

“空白”留给学生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让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给学生适当留些“空白”——思维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空白”的流动性、生成性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了“空白”,就有了多种填充的可能,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思维方式都会填充出不同的世界;有了“空白”,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有了“空白”,学生的个性体验有了呈现、发展的舞台;有了“空白”,课堂教学就不会是一潭死水,各种情感体验在一起碰撞、交流,极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悟,生成新的智慧。

让学生静静地想一想,是留给他们想象的空间,以便他们对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和再次解读,这对于学生沉淀知识和内化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留下“空白”,出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的现象,叫作“空白效应”。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教学中留下“空白”有以下好处:从心理卫生角度看,“教学空白”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积极休息,消除心理和生理的疲劳,避免“分心”现象。从记忆原理看,“教学空白”使学生较少受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学习内容容易记忆。从创造和想象原理来看,留下“教学空白”的课更容易使学生荡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涟漪,留下创造的思维空间。

“空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善于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教师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善于在思考方面留白,给学生分析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和判断,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教师要善于在批评方面留白,批评之后,为学生留有思考、反思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被“穷追不舍”   之感,反抗心理也会减弱。

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时段,并不是留下任何“空白”都能取得效应的。也就是说,留白是一门艺术,并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一要掌握时间,要在恰当的时间留白,留白的时间长短也要合适,否则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二要精心设计,找到引与发的必然联系,并在点拨之后,使学生有联想,有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叉点,然后以“发问”、“激趣”等方式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之上下联系,左右贯通,新旧融合,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白点,获取预期的效果。

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重造潜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下面几个环节中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探索、思考。

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留“空白”。

在提问后留“空白”。

当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感到模糊时留“空白”。

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

在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把“空白”留给学生 2022-07-10 08:38:56
和孩子一起奉献爱 分享爱 2022-06-23 14:55:56
静等花开 2022-07-10 08:50:33
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 2022-07-10 08:51:59
我毕业了 2022-06-23 15:49:44
小创新 大改变 2022-06-23 16:29:14
栎 树 情 深 2022-07-07 20:35:04
我学会了包饺子 ------红星闪闪小分队 王子钦 2022-06-23 17:06:40
水果果冻 2022-06-23 16:56:54
享受过程 2022-07-07 20: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