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那么简单 齐小 李宁
学校组织校内公开课了,在我精心准备《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身边的同事说这节课很简单,没多少内容,应该不难。我边点头边微笑,当时是刚上班的第三年,没多少教学经验,也没多少教学后的思想,学生刚学了分数的意义后,中间没有怎么练习,就学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后,结合各位数学老师的讲评,都说我进步了很多,整堂课很顺,老师和学生都很轻松。但是我自己想了很多。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 1、讲解时候要更加专注学生的想法。
老师的指导思路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相吻合,那样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我不会再应抓着让他往我的思路走,应该结合着他的想法往下引导,我想这样我俩会达到课堂教学的共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为学生着想。多听听他们说,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专注他们的想法。
2、读懂学生的困惑。
在讲授新课时候让学生根据我的情境创设引导后,学生总结这三个分数相等,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分数,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发生变化的?学生在此说出来了,从左往右看,由第一个分数到第二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第二个分数到第三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从第一个分数到第三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得到的。在此,我说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部分学生说:所以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此环节我问的早了点,应该在此多举一些例子,就比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3、5、6、等等,发现有什么变化,再让学生总结。
如果这样的话,全班学生肯定都会说出这个结论,这也是我预设的教学设计。
3.数学语言更加地通俗易懂,学生理解地更加轻松。
在讲授课后,紧接着出示了这道题:与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无限地平分下去,能平分多少个与相等的分数?
这点,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后,学生没有想我预设的那样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下去。无限地折下去,而有些学生是拿出了笔图画,这样很浪费时间。
如果我改成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无限地对折下去,能对折多少个与相等的分数?学生理解地更加轻松。课堂效率更高。
我会以这节课为起点,不断发现我课堂中的不足,学生学的将更加轻松快乐。我精心准备的这堂课在别人眼中少量的知识点,也不需要学生大量的动手实践活动,简单了吗?我感觉更不简单,没怎么简单,这真的是想上好每节数学,真的不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