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战自我无极限
人生处处充满挑战。雨果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接受挑战和超越自我。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2022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开始贯彻实施。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这真的是一次飞跃升级式的挑战。 理解新方案,落实新课标,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学习实践,老师心中有许多的困惑,在行动上有许多的困难。 暑期培训模式开启,郑州市教育局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吴刚平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解读专题讲座,给支架,给跳板,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思想的提升。 崔教授从“课程修订依据”“课程方案主要内容”“课程标准的亮点”“新教学与新评价的建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吴教授从“课程与教学关键词”“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实务”“素养为纲的课程内容结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两位教授都强调四个关键:核心素养是价值体现,学业质量是综合表现,课程内容围绕学习经验,教学过程注重学科实践。 那么,聚焦到教师的教学要怎么转变?我想,应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视角变——素养目标。崔教授说,“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不再仅仅是关注单纯的知识与技能,或是过程与方法,或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全面概括为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即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未来生存的基本能力,并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能遵循正确的路径持之以恒做正确的事。教师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学,去整体把握学科课程,综合思考学科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些什么。 设计变——任务情境。以往我们更经常强调的是学习“活动”,但现在要强调的是任务情境。教学环节的设计更重视学习的目的性,在任务完成中落实学习目标的达成。这不由让我想到了我校为学生精心设计的“鼎立中原”暑期学习任务。 我们以“寻觅鼎的前世今生”为整体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探究,发现“鼎”背后的故事和秘密;从读鼎到读万物,解读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文明,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推理、辨析、审慎等思辨能力。 分年级确定学习目标:一年级“鼎鼎有‘名’”,二年级“一‘言’九鼎”,三年级“鸣钟‘列’鼎”,四年级“鼎足而‘立’”,五年级“革故鼎‘新’”,六年级“商彝夏鼎”。 对应具体的学习任务:一年级,画一尊鼎,标注部件位置及名称;二年级,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个“鼎”,并讲述有关鼎的故事;三年级,以手抄报、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鼎的功用;四年级,用画、粘、贴的方式完成鼎的绘制,并用文字介绍鼎与生活的联系;五年级,以绘画、泥塑、3D打印等多种技术设计或制作一尊自己独有的鼎,并进行中英文介绍;六年级,挖掘鼎的时代意义与人文价值,完成研究学习单及研究报告。 学生拿到任务“宝册”,都很新奇。学习变成了“游戏”,需要按照“秘籍索引”一项项完成挑战,最终获得任务奖励。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生需要自己制定行动战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学习,获得各科素养的综合提升。这种情境式任务学习,学生更喜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彰显了实践性与综合性。 评价变——应用实践。学生学业的评价不单单是知识维度,更多的是考察学生能否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注重能力及在评价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品格与价值观念。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飞翔。”我想说,每位教师都是手擎火炬之人,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引领航向。雪小禅说,“光阴早就把最美妙的东西加在了修炼它的人身上。”让我们把好新航标,凝聚新力量,奔赴新征程,绽放新光芒! 亲爱的老师们,时代一直在变,我们怎能一成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