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郑州奇妙游”单元作业设计
李毅
【作业目标】
1. 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义,并准确书写字音字形。
2. 能理清本单元课文作者的游踪,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设计郑州旅游路线。
3. 能根据作者游踪画出作者所见美景,并对写景语言进行赏析。
4. 根据自己设计的郑州旅游路线图,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等知识写景点的介绍词(导游词)。
5.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视频或PPT,向同学展示讲解本组的“郑州奇妙游”。
【作业内容】
主情境:随着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的火爆,来河南旅游也成为很多游客的选择。作为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旅游景点自然不少,如果你的外地朋友要来郑州进行两日游,请你帮忙做一个旅游攻略,你会如何帮忙设计旅游路线并带他/她进行一次郑州奇妙游呢?请同学们跟随任务指引,完成自己的旅游攻略吧!
第一阶段:游必有“方”
任务一:从书中领略万千风景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古迹,抒发作者情思。作者匠心独运的遣词造句把远方的风景带到我们眼前,请认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正确书写相关字音字形,回顾一下美景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本单元我们看到了壶口瀑布的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 ),( ),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 )时碎成堆堆白雪;我们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远眺融雪处裸露出大山lí hēi ( )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 léng jiǎo( )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细看冰雪世界jìng mù( )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 xiè dài( );我们随马克吐温拾()级而上,登上勃朗峰威严的qióng dǐng( ),饱览无穷变幻,纷至沓( )来的独特美景;我们还随一滴水经过丽江,从chù lì( )蓝天下面的玉龙雪山流进四方城的wān yán( )老街,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 )得五彩bān lán( )。
任务二:跟着课本理游踪
设计旅游路线需要综合考虑游人的游览需要,把不同景点在恰当时间安排在游者眼前。先让我们跟着课本,梳理一下作者的游踪,从中获得一些线路安排的启发。
请在下面四个题目中,选择两个完成。提醒:做题前用笔在文中圈画出作者的所至地点。
1. 细读《壶口瀑布》第2、3自然段,圈画出作者的游踪,完成下面表格。
| 游踪(依据) |
写景视角 |
写景方法 |
||
| 雨季 |
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 |
|
|
|
|
枯水季 |
我们从从容容下到沟底 |
平视 |
触觉、比喻
|
|
|
|
|
|
||
|
|
|
|
||
2.《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游览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东的所见所感,并补充下面空格。
第一天: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了一行人从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到驶过 ,最后进入 的经过。在营地远眺各拉丹冬雪山,作者看到了它的 ;在砾石堆上四顾,作者看到了 ;靠近 ,作者发现其图案的难以名状;进入冰塔林,特别是身处 ,细看千姿百态的 和冰山的裂纹、皱褶,发现其 。
第二天:作者重返冰河,听到 。
随着行踪和景物的变化,作者“所感”也发生着变化。远眺雪山时,感到 ;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 ;身处 ,感慨自然永恒的存在和漫长的变化;倾听水声,想象 。
2. 快速跳读《登勃朗峰》,圈画关键词句,把下图补充完整。
逗留高地

安冉提村
马蒂尼
4.速读《一滴水经过丽江》,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经过了丽江哪些地方?请在文中圈画出来,并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梳理出来。
任务三:自主设计郑州两日游路线
请结合你知道的郑州景点,集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帮你的朋友合理规划一下两日游的路线。可以用表格、图画等方式呈现。要求:能凸显郑州本地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及特色风光,让你的朋友充分感受郑州的美好。
第二阶段:讲解导游
设计好路线,作为“导游”你还得精心准备,用生动精妙的语言为朋友全面深入介绍郑州,也让朋友能看到郑州独特的美。
任务一:课文妙语启发
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两处你喜欢的写景段落,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任务二:奇妙郑州我来说
根据自己设计的郑州旅游路线图,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等知识,写两处景点的介绍词(导游词)。
第三阶段:模拟导游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视频或PPT,向同学展示讲解本组的“郑州奇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