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守护每一朵花开

2021-12-13 16:36:00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开篇引用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家校共育,这是我们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双减”政策之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使1+1>2,这是我们每个人当下都要思考的。以下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和点滴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树立“教育,就是一种服务”的意识

这是前几天一位学生的妈妈发来的短信:“宋老师,谢谢您给孩子上的生理课,昨晚我下班晚,孩子还专门等着我回家告诉我这件事,非常感谢宋老师对孩子的大爱。昨晚孩子告诉我之后,我好感动,昨晚太晚了也没有给您发消息。看得出来您的用心,比做家长的都贴心。真心感谢!”短信中说的生理课,准确地说是一节给高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女生讲授身心成长健康知识的课。这是我带高年级都会做的一件事,我把它列为分内的工作。我们做教育,就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这个女生有心,回家讲给家长听,家长用感恩回馈老师。

其实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就是我们工作的日常。收到家长的消息,帮家长给孩子传个话;一年级孩子不会系鞋带蹲下帮他系好;家长下班晚,让孩子留在办公室帮着代管一会儿……不要小看这些举手之劳的帮助,它们会在不知不觉间拉近我们和家长的距离。

二、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了解是沟通的重要前提。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教师在生活中注意相关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到沟通时,能够有的放矢。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以及中途接班的老师,快速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是第一要务。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以下几种途径:和学生交谈中了解、家访中了解、问卷调查了解等。

三、与家长常沟通

与家长沟通是我们这个职业经常要做的工作。但是,我们平时与家长联系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事的时候才联系,而且多半是在学生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或者出了什么事情(通常是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才联系。所以,许多家长都怕接老师的电话,久而久之,这种联系与沟通对学生的影响开始慢慢减弱。

掌握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我们需要有这样三颗“心”:

1.有爱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家长对老师的态度都是比较敏感的,一旦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真心爱自己的孩子,共同的爱将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家校的交流更加自然、融洽。

至今每个节假日我都能收到来自第三届学生家长彤彤妈妈的祝福短信。彤彤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上课我发现她在低头写着什么,走过去发现孩子在一个小本子上画小人。为了不影响上课,我把她的小本子收了。下课后,翻看那小本上一页页的漫画小人,个个画得栩栩如生。在和家长联系后,得知孩子平时就特别喜欢画画。于是我没有批评孩子,只提醒她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还向孩子妈妈建议为孩子报绘画班,发展一下孩子这方面的特长。如今,那个叫彤彤的孩子已经是南京某高校美术专业的高材生了。

2.有公平心。我们老师都不喜欢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后进生,所以在看待这些学生的时候就会戴上有色眼镜。后进生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我们下意识地会把矛头指向他。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这样的态度如果被家长感受到了,必将会使家长质疑老师的公平性,直接导致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甚至是对学校的不信任。

以我们学校曾经发生的一次打架事件为例。两个孩子打架,原本是都有责任,但一个孩子伤得重一些,家长有些情绪实属正常。作为老师应该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但老师没有控制好说话的分寸,一句无心的话,让打人者家长认为老师偏袒受伤者,所以拒不赔偿。结果不仅没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让双方关系闹僵,最后诉诸法院。

3.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悟出的道理,我们今天没有理由不明白。与家长沟通,也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每一个孩子在家中都是备受关注的,没有一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老师的关注,出了问题家长希望第一时间能联系到老师,家长也有自己的事业,生活和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苦恼和无奈……以上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我们在和家长沟通时都要考虑进去,耐心听取家长的诉求,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只要我们能够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就能够创造出和谐的家校关系。

四、开好家长会

1.明确家长会的目的,不是告状会,不是诉苦会。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表现,调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2.做好充分的准备。总结一下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哪些学生有进步,哪些学生在哪方面有待改进,尽量以正面表扬为主。还要制作班级叙事,让家长看到我们做的工作,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3.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很多,爱学习的家长会自主阅读,但不是每个家长都是一样,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传递一些正向的、实用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家长会更具有实效性。

4.发挥优秀家长的作用。可以充分挖掘优秀家长资源,请优秀家长分享教育经验,供更多家长参考学习,培养出更多“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学校层面也可以开办家长学校,设计系统化的课程,使家庭教育更科学,更高效。

五、重视学习,向专业化迈进

孩子是成长中的人,每个孩子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使是哪些“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教育无意识地造成了这些问题,家长又束手无策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老师。如果我们不能给家长想要的“灵丹妙药”,会降低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再加上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身心特征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上学时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教育方法有些已经过时了。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以应对教育工作的需要。最好是组建或者加入某个共同体,和自己“尺码相同的人”共同进步。

暑假我加入了“新网师”,几乎同一时期加入了郑师附小郭雯雯老师主持的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入共同体意味着你要挤出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反思,去交流,工作和生活会更忙碌。但是,当你不断向专业化迈进的时候,当你有一天发现自己处理工作越来越游刃有余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一切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总而言之,家校共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份不变的教育情怀,把教育作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自然能够窥得其中的奥秘,成为一位智慧的教师。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家校共育,守护每一朵花开 2021-12-13 16:36:00
“双减”之下,我们做什么样的父母 2021-12-13 21:52:43
管理无痕,治班有法 2021-12-13 19:39:28
以约定促转化 2021-12-12 19:35:31
假装邂逅,实经深谋 ——记参加七(7)班班会课 2021-12-12 20:55:58
你挑食吗? 2021-12-11 23:27:43
回归教育的初心 2021-12-10 20:35:53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2021-12-11 15:12:21
遇见美好,照亮一生 2021-12-11 18:02:28
我想读懂学生…… 2021-12-11 2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