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邂逅,实经深谋 ——记参加七(7)班班会课

2021-12-12 20:55:58 

 

       129日晚上近八点,一位家长朋友来电,说孩子所在班级(七年级七班)当天有名同学说要跳楼,班里几名同学非但不劝阻,还冷言讥讽“你跳啊你跳啊,就知道你没那个胆儿!”我听完大吃一惊:一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导致一个孩子萌生跳楼的念头?二是班里同学竟然如此冷漠无情三观不正么?三是这么大的事情为何没听班主任和政教处言语一声?

        挂完电话,我当即拨打班主任的电话。关机!

       给副班主任打电话问询。不知情!

       正着急无措之时,外出参加研讨会的班主任马老师回学校来了。

       经了解,声言要跳楼的孩子是在演课本剧时抢了台词,课间被同组几名同学指责埋怨,情急之下就做出要跳楼的架势。因为这不是他第一次说要跳楼,所以那几名同学半是鄙视半是玩笑地说出了上面的话。

       不止一次说要跳楼,班主任说这孩子偶尔还有自习课自言自语的现象。

       不行,必须深入了解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情况。

       和政教处宋主任一说情况,这个绰号是“熊猫”却作风如闪电的人,当即电话相约家长,带着班主任马老师、心理教师陈老师连夜家访!

       将近晚上十点,宋主任打来电话,说家访结束,孩子心理性格上都没什么问题,成长环境也正常。之所以声言跳楼,用孩子自己的话说是要吓吓那几个指责他的同学。

       事情到这,是不是可以放松心情,画上句号了呢?

       不,因为抢台词就加以群体性的指责埋怨,同学要“跳楼”不加劝阻却还出言不逊,这,是目前尚且存在的问题。

       而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的契机。我们不愿错过它!

       于是和宋主任、马老师一起商定,第二天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同学们的三观进行正向的引导。而“跳楼事件”本身,我们决定淡化处理。

       1210日下午,我受马老师之邀走进了七(7)班的班会课。马老师用心准备了PPT,可当“深深浅浅话友谊”出现在屏幕上时,班里同学全乐了:原来,这个话题与政治课上刚学的内容“撞车”了。而这个小插曲却意外地让原本相对严肃的氛围变得轻松活跃起来。马老师顺势而为,引导同学们说说对友谊的理解。而孩子们却调皮地齐刷刷背起了政治书上的知识点!驾驭能力不一般的马老师一句“政治老师讲过的我不重复了,语文老师来点不一样的”,轻松扭转局势,将同学们引入以友谊、团结、集体等为关键词的班会课,并以初三离别场景假设,辅以一首《朋友别哭》,引导同学们珍惜友谊。

       趁着同学们已入情境,我想趁势再加一把火,让同学们珍视集体荣誉和同学情谊的心烧得更热更红一些。

       我说:“同学们,开学以来,我听课无数,但班会课,还是第一次;而听课之后和同学们交流,今天也是第一次。”

       我接着说:“从刚才这节班会课可以看得出来,咱班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你们真幸福遇到了马老师这样民主和善的老师。”

       “咱们班期中考试成绩很突出,我认为和你们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大有关系,你们认可吗?”

       “认可!”

       “而我认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如果你们还想取得优异成绩的话,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也是必须的,你们认可吗?”

       “认可!”

       “我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篇小短文,讲的是一位瓜农得到了一些品质优良的种子,为了自家的瓜比别人家的好,不敢与邻居们分享,后来结出的瓜并没有预想的好,跟邻居们的大差不差。大家用生物学的知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附近的花粉影响的!”

       “那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环境很重要!”

       “是的,就比如我们班,每个人都在其中,都是班级环境的一份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何使运动员更加强大呢?”

       “找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是的,能够让运动员更强大的方法,就是让强大的陪练和对手一次次地与之对抗。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担心你的同学超越你而保守你的好方法、吝惜你的帮助。你身边的人强大了,你才有可能日趋强大。”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自己来到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吗?”

       “学习!”绝大部分同学答道。

       “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

       “学会做人!”出现了两个高分答案。于是我顺势为大家讲了“四个学会”——学会做事(善始善终、不懈坚持)、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学习。

       下课铃响了,我给同学们布置了思考题:你认为学会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这样,这节班会课,在同学们的持续思考中结束了。

       而关于这节班会课的起因——“跳楼事件”,我和马老师都只字未提。但我相信,类似事件应该不会再在七(7)班出现了。

 

 

热门评论
打开郑教融媒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假装邂逅,实经深谋 ——记参加七(7)班班会课 2021-12-12 20:55:58
你挑食吗? 2021-12-11 23:27:43
回归教育的初心 2021-12-10 20:35:53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2021-12-11 15:12:21
遇见美好,照亮一生 2021-12-11 18:02:28
我想读懂学生…… 2021-12-11 21:54:16
从情境中来 到实践中去 ——应用文习作《学写倡议书》观摩反思 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小学 郝晗妤 2021-12-13 01:14:36
教育就是转变 2021-12-12 23:25:38
《高山下的花环》—— 强烈建议此片再次公映. 2021-12-13 08:27:02
我们的10岁 2021-12-12 19: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