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 别光顾着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看路
《士兵突击》中,三营长让神枪手顺溜介绍打枪经验。
顺溜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三营长不信:怎么会不知道嘞?你怎么打的就怎么说嘞?
顺溜挠破了头,苦思冥想,最后提溜着一只蚊子:我的方法就是每天晚上瞄这只蚊子……
于是全营的人开始瞄蚊子。
顺溜在打枪的实践中,对打枪这个问题一定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很有价值,但是,由于他总结出来的方法不够清晰,没有系统,思考又深入,所以即使全营的人枪法有多长进,但收效甚微。
而翰林呢?
当着全营战士夸下海口:你问我吧,他的经验都在我的肚子里……
他真的总结出来了,并变成朗朗上口的口号,在跑操的时候呼。
翰林把顺溜打枪的经验,经过了理性的加工和自我孵化,又对打枪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深刻的、清晰的思考,从而形成了具有稳定性和统领性的方法。
翰林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提炼出了顺溜的打枪主张,把顺溜的实战经验变成了战斗理论,从而提高了很多人的枪法,从而实现了部队的生长。
在和”首席教师“、”千人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河南省小语骨干教师“等交流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调研:
你的绝活是什么?你能不能脱口而出?
前两天在和”培训师培养对象“交流的时候,也曾做过这样一个调研:
你的培训文化是什么?
你能不能脱口而出?
调研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师都不能脱口说出自己的“绝活”。有不少老师甚至当即摇头,表示自己没什么绝活。
是他们真的没有绝活吗?
不!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定在某方面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之所以说不出来,是因为他们的这些“本领”零散地隐藏在他们脑海中,因为没有经过理性的梳理和思考,没有经过提炼和萃取,所以他们说不出来,甚至否认自己有“绝活”。
一味地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仅是教育的浪费,也会成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牢笼,很多时候只能日复一日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每个人都希望每天都是新的,都希望跳出学校的“碗口”,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所以,我提倡:我们每个人都要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让自己的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浅层的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给自己一个机会——实现从“三个基本”到“优秀卓越”的华丽转身,起码,可以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