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的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 进入三年级才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真的非常凸显了,一二年级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的家长,现在孩子只能考到八十多分,我们通过梳理发现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都不太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督促也到位,孩子的学习自觉主动性比较差,以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的趋势。到了三年级之后,知识点变得越来越难,思维难度也在逐步增加,而且孩子年龄增长之后,也会变得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督促不严格,孩子就会变得厌学,变得偷懒耍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两级分化。 整个小学阶段,家长都不能对孩子彻底放松。现在很多孩子能够独立做题,但是做完题之后,学生不能自觉学会检查,会出现很多细节错误。但是孩子自己检查不出来。有的家长就说:“你做错了,明天老师给你打错,你自己再订正。”但是我对家长说:“孩子到了学校之后,会一节课接着一节课,孩子不断地在上课中,哪有时间订错呢?如果这些错误点不能及时订正,孩子的错误率会越来越高,孩子的知识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这样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的。家长不让这样做,家长检查出孩子的错误后,只对孩子说填空有错题,让孩子有目标地进行找错题,然后及时订错。”三年级孩子的学习还需要家长的辅助和督促,这样孩子才会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学会检查错题,学会及时订错。 今天英语老师讲三班一个孩子的断崖式下滑的事情,这个孩子从一年级的时候习惯就很差,经常作业忘记写。有一次孩子作业忘记写了,英语老师刚刚给孩子爸爸联系,让孩子补作业。然后语文老师也发现这个孩子语文作业也没有写,于是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联系,让孩子补语文作业。结果第二天却接到了孩子爸爸发来的信息:昨天由于家里亲戚结婚,带着孩子喝喜酒去了,孩子作业没有补上。从这件事之后,这个孩子就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自己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家长和老师真的没有时间让孩子补上的,课堂上老师不舍得不让孩子听课,课下家长会有其他很少事情,顾不上及时督促孩子补上作业,因为还有当天作业要做,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出现了掉队情况。 孩子的教育问题真的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如果家里有一个比较难缠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多操心,多想尽一切办法激励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懂得获得满分的幸福感,懂得努力学习之后的快乐感。从而促进孩子能学会独立完成作业,能够在作业中学会自觉检查自己的作业,能够做到及时纠错,这样孩子的学习才会在日积月累中获得进步。也会成长地更好。 面对孩子之间的差异,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三年级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的奋斗时期。这时候的家长不仅不能放手,而且还要盯得更紧。家长需要每天帮助孩子检查作业,发现孩子的错题,如果孩子实在不会做,真的需要家长辅助讲解。的确有些习题的思维含量很高,孩子有脑子转不过来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外接的辅助力量帮助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让孩子们建立自己能够学会的自信心和勇气。不要总喊着三年级是个坎,弄得家长和孩子都对三年级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和阴影。其实三年级的知识点并不多,只要孩子紧跟老师节奏,能够顺利度过三年级这个坎。孩子之间的差异凸显就是家长在陪伴孩子马拉松式的长跑中,太过松懈了,造成孩子缺少目标意识,缺乏成长动力和精神鼓励,从而慢慢变得无力了,造成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坏毛病。 记得女儿上初中的三年,曾经我也在心理做过非常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从小学就陪伴孩子学习,辅导孩子写作业,我的确很累很累。看到孩子成绩平平不见起色,我真的万分焦虑和着急。也曾经对自己说:“是不是孩子不是学习的料,顺其自然,能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样的大学算了。”但是另一个自我提醒自己:“孩子是自己的,女儿只有一个,一定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她,无论结果如何,但是我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这样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可能是父母的付出感动了女儿,也可能是我们一起努力的坚持让女儿找到了学习方法和灵感,女儿在初三的时候,终于开窍了。找到了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每天都能够很快完成作业,而且早早睡觉,第二天能够精神饱满上学。虽然是初三,但是她还比初一初二睡得早。学得很轻松。她的成绩最后提高很快。 对于孩子的辅导和陪伴,家长一定要拿出做到马拉松长跑的精神,坚持下去,当然这个过程中有快乐、有温馨、有甜蜜,同时也伴随有抓狂、有焦虑、有担忧,也有孩子惹自己生气时,控制不住自己的狂吼。但是无论如何都是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好回忆。当然我们要多思考,尽可能让快乐多于痛苦,让幸福多于焦虑。希望我们都能够做智慧型父母,学会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帮助孩子排忧解难,而不是一味埋怨和指责。 |